首页 >> 退房须知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法规吗

2022-01-10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用火花炸出钱江潮。  因为明年春天 核心提示:我们这个民族以重视家庭而自豪,但我们的法律却并没有反映出这种优良传统。中国大陆有利于婚姻的法律法规不多,并没有国外常见的夫妻双方共同缴纳的所得税少于单身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去过故宫的人都发现,除了小小的后花园外,北京故宫内不见树木。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一种解释是:皇帝和太监们缺乏绿化意识。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东厂或西厂进言的结果:如果树木繁茂,势必浓阴遮蔽,成为刺客的藏身之地,危及天子的生命。这里涉及的就是因果关系:现象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查到相关的清宫档案,当然可以有比较确切的回答。否则的话,我们只能猜测和揣摩 法律术语是 假定 或 假设 。逻辑分析需要假定,但假定并不等于事实。

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同样的问题。阿里巴巴的马云曾发表过这样的高见: 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特权阶层有特供的水,这次没有特供的空气了,他们回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 这里就有假定了,马云是假定官员的家人在中国,所以他们也深受雾霾之害,所以他们才会批评夫君或父亲。但这只是一种假定,而且有可能是错误的假定。比如,官员的妻子儿女不一定在国内,他们可能已经去了青山绿水的美洲、欧洲或大洋洲。

官员应当对雾霾负责也只是一种假定,也可以说观点,但并不一定准确。要知道,百姓也是制造雾霾的一个重要人群。是的,北京街头有很多是官员的汽车,但大部分还是百姓的汽车,而其中的许多百姓出行完全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完全没有必要开自驾车。但他们非要开自驾车,增加了雾霾因素。春节的烟花爆竹也增加了雾霾。而春节期间,在北京过年的大部分是普通百姓,有钱、有权的人大多是要到国外去逍遥的,至少是要到海南去逍遥。百姓要批评官员,但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官员,尽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永恒的争论。

即便官员的妻小都在国内,他们也未必会因为雾霾批评为官的家长。试问,那么多的海归朋友本来已经定居海外,呼吸着欧美清新甜美的空气,还可以欣赏欧美比中国更加明亮的月亮(而且看上去很可能更圆),但他们还是纷纷回到祖国,要寻找当官发财的机会。

制定法律法规需要考虑因果关系,需要考虑逻辑分析。比如,忽然之间我们就宣布规定,房产销售税由1%提高到了20%,理由是要遏止房价上涨。这就是假定房价疯涨与倒卖房屋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值得推敲的。

房价飞涨有诸多原因,货币投放过多是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在市场投放了4万亿人民币,做了美国人想让我们做但却又不便或敢让我们做的事。201 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往现金市场投放4500亿美元。而普通百姓买不起房则有其他原因。比如,百姓收入过低,工资上调的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北京市西城区中学教师工作十年,月收入不过5000元。

还有,出售第二套住房并不一定是在投机房地产。比如,夫妻双方工作一辈子,老来有两套住房似乎并不为过。从他们身上收取20%的房产税于心何忍?

从逻辑分析上说,决策时应当考虑始料不及或并非政策本意的结果。比如, 征收高额售房增值税会导致离婚:离婚后一方各有一套房产,售房就无需缴纳增值税。假离婚可以使得税收规定无法落实。而更加糟糕的是,离婚可能弄假成真。有的朋友或许会说,弄假成真也好,因为这恰好证明,两人的感情基础本来就不牢靠,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但问题是人之所以结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男女关系有一层法律关系的保护,与感情基础无关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人有朝三暮四的基因,所以我们才需要婚姻这种法律关系的保护。

我们这个民族以重视家庭而自豪,但我们的法律却并没有反映出这种优良传统。中国大陆有利于婚姻的法律法规不多,并没有国外常见的夫妻双方共同缴纳的所得税少于单身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的人到底是在代表谁的利益?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这样,匆匆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之鱼,总是给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感觉。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毒辟秽
经常便秘怎么办
一吃火锅就肚子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