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人民日报观点宏观调控呈现四大亮点
2020-09-16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人民观点:宏观调控呈现四大亮点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改革元年”,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调控具有为全面改革的展开提供条件配套的特殊意义,而年初经济运行一度表现出的较明显的下行压力,亦使宏观调控当局的动向与举措备受关注。
原标题:人民观点:宏观调控呈现四大亮点
■让市场充分起作用
■贯彻相机抉择原则
■运用供给管理方式和手段
■把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改革元年,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调控具有为全面改革的展开提供条件配套的特殊意义,而年初经济运行一度表现出的较明显的下行压力,亦使宏观调控当局的动向与举措备受关注。半年过后,现已看到颇具亮色的调控成绩:继龙头指标GDP于一季度报出7.4%的增长率之后,二季度的运行又在明显企稳的同时略有回升,GDP增长率达到7.5%,使上半年的经济增速站在7.4%以上。从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的动态和一系列经济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重演前两年前低后高轨迹、使全年经济增速达到7.5%之上,应是大概率事件。
客观地看,上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和亮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以贯之地体现了让市场充分起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调控理念。那怕在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明显、市场预期较悲观,甚至有境外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舆论抬头的情况下,宏观决策层坚持明确地给出信息:只要中国经济运行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之内,政府决不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这是在7.5%引导目标量值加上左右二字的情况下,清晰宣示了使市场充分起作用的空间,而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正是挤压、排解过剩和落后产能、促使企业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有效压力与动力机制。这一点表明中国宏观调控当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调控哲理,在复杂局面和压力时段中,具有其稳固的逻辑和坚强的定力。
二是在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框架不变的同时,成功地贯彻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原则,以微刺激有效推进了稳增长,并提振了市场信心。从宏观运行状态的区间掌握出发,宏观调控当局在认为无需对财政、货币两大宏观政策积极稳健搭配这一基本框架和各自定位作出调整的同时,又审时度势、灵活运用了经济调控理论的相机抉择原则,在政府投资安排、财政支出重点和支出进度、货币政策力度和定向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必要的稳增长举措,被舆论界称之为微刺激,动作虽微,但有理、有利、有节,效果已有较好显现,市场氛围也随之有所改善和提振。
三是在宏观调控中鲜明地运用供给管理方式和手段,注重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强调结构优化,兼顾一般。在微刺激的投资事项上,通过适当对高铁工程、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农村水利设施项目等作出重点支持,既能对经济运行产生适当的景气提升作用,又能改善民生、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升级并培育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后劲;在财政结构性减税事项上,特别注重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支持,既有利于鼓励草根创业和民间资本释放潜力活力,又有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在货币政策的定向降准中,颇具中国特色地把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总量调节型政策工具加以结构化运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弱势领域。这些都使中国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的有效供给机制得到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较好发挥。
四是把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把短期与中长期目标有效衔接。在调控中,坚定地实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企业工商注册程序、压缩政府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扩展营改增改革的行业覆盖面、推进反腐廉政建设、进行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等改革举措,并为下半年即将正式展开的财税配套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等作了该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轮机制造企业、国内三大风机制造商之一很好铺垫,体现了在宏观调控中把短期状态掌握与中长期攻坚克难配套改革过程衔接起来、寓调控于改革的全局协调和长远追求。
在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展望今年下半年,我国宏观调控将会继续体现上述亮点和特色,但随各项改革任务展开,全局协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可能上升。建议有关部门总结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更多注重在供给端发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跟踪国民经济运行动态并前瞻性地考虑政策储备与项目储备,在全面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中,使我国宏观调控更好地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取向和促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功能与效应。
广州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巴彦淖尔治疗白斑的医院
三岁小孩腹泻怎么办
-
- 下一篇
- 公交二手房交易款过户监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