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京沪深三城广州欲建枢纽型网络城市
2019-07-05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原标题:对标京沪深 广州欲建枢纽型络城市)
广州的城市发展战略再度升级,此番的新思路是建设枢纽型络城市。
8月4日的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广州将加快建设枢纽型络城市,重点打造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枢纽,汇集全球高端要素,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强化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职能,成为世界城市体系核心节点。
这也意味着,广州近年来不断优化的发展战略逐步系统化。此前,广州曾提出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 三大国际战略枢纽 等思路,亦是枢纽型络城市的核心内容。
这背后,一方面是在升格为 国家重要中心城市 之后,广州的发展需要更新更高级的战略统筹;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广州急需寻求突破。
从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来看,北京作为首都,凭借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地;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也是金融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构筑了难以替代的优势;深圳除金融中心之外,亦在近年发展为 创新之城 ,其活跃的 双创 推动新经济快速增长,成为转型升级的标兵。作为对比,广州的城市定位和形象并不如京沪深鲜明,更多是以一线城市的模糊身份示人,这也是广州提出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希望消除的尴尬。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专家认为,广州逐渐完善的城市发展战略,核心逻辑是强化自身城市功能,进而提升城市影响力,巩固城市地位。
广州巩固中心城市地位
广州提出,运用络思维,加强系统整合,科学布局建设城市空间的枢纽与节点、络与连接,以形成层次更清晰、功能更完善、联系更便捷的枢纽型络城市格局。
此举意在汇集全球高端要素,形成世界城市体系核心节点,并最终建成具备全球竞争力、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性国际城市。
所谓枢纽型城市,指的是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具体调控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质流等各种 城市流 的城市。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一个城市对发展要素,尤其是高端要素的配置能力,直接体现为 城市流 的快慢,这进而将决定该城市的发展水平、进程和速度。
如果从字面上拆解,枢纽型络城市的核心,一是枢纽,二是络。
强化枢纽功能方面,广州的计划是,立足海陆空,重点打造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并重点建设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及一批功能区,进一步形成支撑体系。
络 方面,广州则提出,将强化国际信息枢纽功能,建设完善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王世福认为,互联时代,技术把时空压缩成一个扁平化的世界,大城市过去所累积的连接资源的优势可能没那么大了,所以广州要继续凸显自己的 不可替代性 和凝聚力,就必须在信息枢纽建设上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枢纽型络城市的提出,也意味着广州发展战略的逐步系统化。
近年,广州一直在努力探索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方向和路径,先后提出 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 三大国际战略枢纽 等一系列发展目标。今年2月,国务院在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时,还将广州升格为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
以上种种,要求广州必须在更高远的层面统筹未来的城市发展,广州也始终在寻求强化自身城市功能之道,希望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巩固 中心 地位。
广州近年发展战略不断升级,亦与日渐激烈的城市竞争有关。上半年广州GDP为8844亿元,而深圳为8608亿元、天津为8500亿元,差距不大,但广州的经济增速为8.0%,而深圳和天津分别达到8.6%和9.2%。
胡刚认为,枢纽型络城市是广州顺应经济发展新趋势的一次战略升级,未来广州发展所遵循的基本逻辑是,更加面向全球、更加开放、更加信息化。
构建对内对外大交通络
广州希望成为世界城市体系核心节点,交通毫无疑问仍是关键。
这座因港而兴的城市,过去数千年始终扮演着华南门户、千年商都的角色,如今在 “一带一路 以及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下,交通将再次成为发展的着力点。
胡刚认为,广州面对的是如何从过去简单的贸易往来,转变为全方位、多层面的融入外部城市体系,并占据主动地位。
交通成亦是此番广州建设枢纽型络城市的核心要义。广州提出,系统性推进国铁、地铁、城际轨道、高快速路建设,形成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络体系,重点是建设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络,构建空铁联运、海铁联运的络线路骨架,最终建成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将扩充和做强航空线、航运线、铁路线、城市高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线,以完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其中,包括强化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的空铁联运系统,建T 航站楼高铁站,让高铁、城铁、地铁等在机场汇集,以拓展机场腹地。
铁路络方面,广州将优化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等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形成以大田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的空铁联运、海铁联运、陆铁联运的铁路货运枢纽。
内部交通亦在广州此次的计划之中。广州提出,进一步完善对内轨道交通、快速交通络,推动形成各组团之间的便捷和快速联接。轨道交通是重点,预计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超过520公里。
胡刚表示,这将推动广州内部空间格局的演化,将在成的内部交通以及布局更加合理的铁路客运枢纽的带动下,涌现更多增长极。
广州此次还首次明确南沙新区的城市副中心地位,提出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国家 一带一路 的重要战略枢纽、珠三角汇集高端要素的先导区。提出南沙要实现半小时直达中心城区,半小时到达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临近城市,1小时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
上半年,广州的11区中,南沙的GDP增速最快,达到1 .8%。不过,天河、黄埔和越秀 个区仍是广州经济的 发动机 ,上半年经济总量均超千亿元。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认为,广州未来的发展重心必然是 东进 ,牢牢巩固其在珠江口的领导地位,而南沙叠加国家新区、自贸区双层政策优势,关系广州发展后劲。
胡刚则分析,广州推动内部交通完善,尤其是定位南沙为城市副中心,意义在于形成更为合理的组团式发展,一改中心城区一极带动的现状,谋划长远未来。
至此,广州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已基本成型。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专家认为,未来广州能否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节点,能否通过内部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形成多核驱动,仍要看广州作为枢纽的市场络、交通络、信息络的开放性和连通性如何,以及自身产业对聚集而来的高端的承载能力如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地产是中国互联中心·中国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站。以引导正确的行业舆论导向为己任,为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产业提供一个高效沟通与互动的优质平台。
鲁南欣康是饭前吃鲁南欣康可以空腹吃么
鲁南欣康饭前还是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