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资讯

明年开工建2000套保障房半数供给农民已

2020-02-09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明年开工建2000套保障房 半数供给农民已婚无房户

12月13日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来说,拥有一套房子意味着在城市“落脚”,特别是在大工业立区发展战略下的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口大幅增加,人气增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便是真切的住房梦。

记者昨日从开发区建设房管局了解,在通过廉租住房补贴、经济适用房补贴等保障措施,实现对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发区将启动保障性住房实物房源建设,明年开工建设2000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廉租住房200套、经济适用房500套、公共租赁房300套、西区农民已婚无房户用房1000套。

534个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补贴

明年将筹建200套廉租住房

“别说买房了,租房房租也不便宜啊!”在凤台小区租房住的李强是开发区一家企业的职工,他告诉记者,每个月光房租就接近工资的一半,日子过得非常紧。

去年,经过申请,李强享受到每年4000余元的租赁补贴,“现在,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生活质量也好了不少!”李强高兴地说。

记者从开发区住建局获悉, 2007年,开发区开始对廉租住房实行租赁补贴制度,并在2008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保障范围从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统计显示,3年来,共发放了130万元的补贴款,已有534个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房租赁补贴。

“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是对于具有开发区城市常住户口3年以上、城市居民低收入家庭中的无房户或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及管委认可列入保障范围的其他群体的城市居民家庭发放一定数额的货币补贴,由其自行到市场租赁住房。”开发区建设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时,按照市场住房平均租金与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差额计算,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为基准,现住房人均不足15平方米的差额部分作为保障面积,按保障面积给予相应补贴,无房户按15平方米的基准补贴。同时,对月人均收入低于300元的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全额补贴。

记者了解,在继续实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基础上,明年,开发区将筹建廉租住房小区,提供200套廉租住房,这样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实现既有租金补贴又有实物住房的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同时,将有计划地把西区大季家、古现、八角三个办事处纳入廉租住房补贴范围,真正实现应保尽保。

410万补贴助63户家庭圆购房梦

明年开工建设500套经济适用房

“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心情非常激动!”昨天上午,市民魏先生感慨地告诉记者,此前自己一直享受租赁补贴,原本觉得买房对自己太遥远了

明年开工建2000套保障房半数供给农民已

,在推出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制度后,感觉购房时机成熟,成功申请后,今年11月终于在旭日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

与芝罘区、莱山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小区不同,开发区对经济适用房实行的是货币补贴政策。记者从开发区建设房管局获悉,为更好地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今年3月份,开发区出台了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政策,鼓励城市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从而达到解决住房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有63户家庭借助410万元补贴资金,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屋。

据介绍,开发区按照1100元/平方米的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住房货币补贴政策,帮助其自主购买普通商品住房。

那么,受补贴人在购买普通商品住房中,购房面积是否有限制?对此,开发区建设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补贴过程中,保障面积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确定为每户建筑面积60平方米。购房面积达不到60平方米的,按实补贴;购房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按60平方米补贴。

记者了解,今后,开发区将继续推行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政策,并根据房地产价格的走势,适当调整货币补贴标准,并严格落实向社会公布计划方案、申请登记、审核公示等实施程序,保障更多符合条件的居民享受到我区这一巨大的惠民性政策;与此同时,明年建设经济适用房小区,提供500套经济适用房。

村庄改造:2012年底,东区全部完成旧村改造

2015年前,西区绕城内71个村搬迁改造

在大工业立区的发展战略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旧村改造迅速开展,一批批居民告别了低矮破陋的平房,搬进明亮整洁的新楼房。

记者了解,开发区计划总投资170亿元,建设住宅8万套,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集中安置85个村居的8万居民。现已完成投资52亿元,建成住宅2.3万套,已安置2万多人;33个村居完成拆迁或部分拆迁;2010年完成投资13亿元,建成住宅5500套,可居民安置7000人。2012年东区14个村居、1.9万居民全部迁入新居,2015年西区绕城高速内71个农村、6.2万农民全部搬进楼房。值得一提的是,为优先安置旧村改造过程中居住危房的居民,今年,开发区采取等面积置换的方式,拿出G-6安置小区总面积达8707.16平方米的部分闲置房屋,安置了长江社区管理处车家、北屯村的83户居民;同时,将G-2小区临建房共1820平方米提供给躲迁村民居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村民解决上楼后的经济困难,开发区采取了免交天然气初装费、电视、电话入网费、降低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减免采暖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2007年年底,拆迁安置小区已竣工交付使用房产的物业管理费,由财政按每月0.4元/平方米的标准拨付给物业服务组织;2008年开始,物业服务组织接收管理竣工房产,自房产交付值日起至居民入住期间的物业管理费由财政承担。同时,拆迁安置小区的居民入住5年内,享受采暖费减免30%的政策。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为B-13、J-6、A-23等小区居民免除前期物业管理费595万元,返还A-23小区172户居民采暖费99975.60元。

记者了解,2011年,开发区东区旧村改造项目开工将达60万平方米,西区安置小区建设也将加快进行,年内开工项目13个、开工面积188万平方米,争取2015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合肥长淮中医医院在线咨询
驱风油哪个牌子好
防止老年痴呆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