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知识

孩子被毁长大后又给别人送去了毒鸡汤节能

2020-09-28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孩子被毁,长大后又给别人送去了毒鸡汤

我并不喜欢凤姐。

一直以来,我不喜欢她的表现就是,我不怎么关注她,没看过她参加的节目,没看过她的文字,也没直接看到过她的言论。关于她的消息基本都是从旁人那里听说的,或者偶尔扫的时候看到了一两句。

真正开始关注到她,是从她那篇《求祝福,求鼓励》的文章开始的,因为那几天朋友圈总是看见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出来以后,大家对凤姐肃然起敬,文章里的凤姐似乎和之前大家认识的那个凤姐很不相同,凤姐不仅圈粉无数,甚至还收到了很多人的道歉。当然这个励志的凤姐故事很快反转了,因为所有文章似乎只是代笔,公众平台也很快封了这个公众号。

一个朋友私下和我说,他也上了假凤姐的当,成了凤姐赞赏大军中的一员,现在觉得自己挺蠢的。

说实话,求祝福那篇文章看完以后,我也很触动。因为一时间没找到触动的点在哪里,还摸着脉搏又看了一遍,发现是那句我只是不认命。

我只是不认命这句话翻译一下是什么?就是我有权利过上我认为幸福的生活。

自尊心理学创始人纳撒尼尔布兰登先生说,自尊的本质就是两点:

1.相信自己的才智;

2.认定自己有权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两点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然而并不是这样,大多数人在这两点上都充满了疑虑和障碍。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

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自尊还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甚至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自己的自尊感很低。

当文章里的罗玉凤妈妈说你要认命的时候,她不是不知道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她认为自己没权利过上这样的生活。因为认为自己没权利过上这样的生活,所以连尝试和挣扎都免了,又因为放弃了尝试,所以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就像有句话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却会很轻松。其实大多数人都愿意选择很轻松,这种轻松并不一定是生活上的轻松,而是心理的轻松,不用去琢磨怎么改变生活状况,反正父辈这样过我也这样过,周围的人这样过我也这样过,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轻松。

一个低自尊的人虽然不幸,并且自己也能体会到这种不幸,他们也很难去改变,因为无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凤姐那样出身的女孩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她认为幸福的生活非常难。

凤姐也很明白这点能打动到读者,在文中细细描述了自己的艰难与不易。

她说她小时候想成为国企子弟的一员,以为学习好就行,但是她错了;

她想成为诗友会的一员,参加了一次诗友见面会后,就被友善的排斥了;

她发誓要成为一个体面的城里人,所以跑去了上海,却只能做一个收银员;

她通过征婚成名变成了凤姐,最后又去到了美国从事美甲行业,辛勤打工终于得到了回报--美国绿卡。

我并不认为所有赞赏和肯定她的人都认为美国绿卡就意味着成功,但是对于一个她那样背景的女孩,成为美国公民确实比她童年的起点高了很多,对她来说,可以算是一种成功。

在一次次挫折中目标坚定,不认命的信念不仅没消失,还越来越强大,最后苦尽甘来。这是多少认命的人心中的渴望,又是多少暂时不认命的人想要的认同。

我想很多和我一样之前并不怎么关注她、不太了解她各种言论的读者在这一刻很容易原谅她,并且体谅她。

当我们能够体谅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我们是看向了自己。

在我们过往的人生中,有多少次为追求自己认为幸福的人生而努力,但是跌倒了。可能爬起来,又跌到了。这时你认命吗?即便你不认,你周围的人都可能逼着你认。不管是爱你的人,还是不爱你的人,都用各种方式逼着你要认命、算了吧、老老实实过日子吧、别胡思乱想了........所有励志故事的开头,不都是类似的众叛亲离吗?

这时你还能认定自己可以过上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吗?可能很多人放弃了,有些人放弃了拼搏选择一份安逸的工作,有些人放弃了寻找选择了一个看起来还行的伴侣,有些人全盘接过过来人的经验,切断了一切年少轻狂。

但是凤姐没放弃啊。

所以当人们选择转发这篇文章或者拿出几块钱打赏的时候,所有人只是为自己的心发出一点声音,为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者追求过的高自尊发出戴尔13z采用AMD HD 5430M独立显卡一点声音。

有人会打赏,会转发,不是为了凤姐,而是为了自己。

说实话,我觉得那篇文章写得很好。

对于凤姐励志的那段经历,没有什么解释,基本是带着感情的描写,给了每个读者宽阔的解释空间,足够把自己放进去。

能够让我们看清自己内心的东西要么稀有,要么昂贵,请一个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觉察内心,每个小时也要好几百。这一篇能够照见自己的文章,哪怕只是一篇杜撰的同人小说,打赏几块钱也是应当。

当然凤姐本人似乎并没那么励志,她去美国不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是为了躲避自己造成的灾祸。不过不管怎样,我电线杆移除的问题就一直被搁置。还是挺感谢撰文作者,至少在那一刻让很多人触碰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我也看到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有很多公众号审慎而批判的看待它,能做到这样的作者,一方面可能是更了解凤姐过去的言论,看着她突然越来越励志觉得很分裂,相对于那些对凤姐并不关注的人,他们能更敏锐的发现作秀和洗白的痕迹;另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看待这篇文章的角度不同,凤姐这样靠着没什么底线炒作而红的人若都能配得上成功二字,就可能起到不良的社会示范作用,尤其对没什么社会经验的未成年人影响很坏。

这种考虑也很中肯。

所以不管赞凤姐还是批评凤姐,都没有对与错,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有人看到了自己,有人看到了别人。

纳撒尼尔布兰登先生认为:

高自尊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决定着他们未来成为高自尊的人的可能性有多高。

小儿厌食如何调理
打胎药
养生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