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准备

若无打工文学将是文坛缺失

2021-11-24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废话不多说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为了剖析打工文学的兴起与现状,以及将来趋向,以此对时下文学青年有所启发,笔者专访了国内著名打工文学作家王十月,他1990年代初起曾在佛山、东莞、深圳、广州等地务工,从事过流水线普工、等多种职业。出版有小说、散文集《烦躁不安》、《 1区》、《无碑》等,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 2009)中篇小说奖,冰心散文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广东省作协主席团委员。

南方:王作家,您好!请问打工文学在上世纪90年代是如何产生与兴起的?

王十月:那时络没兴起,打工者文化生活单调,读杂志是不多的选择之一,打工文学写打工者的生活,又通俗易懂,自然会有许多读者。《大鹏湾》、《佛山文艺》 、《江门文艺》、《打工族》这几本刊物在社会上影响都较大。其对文学性要求不高,发表相对容易,为大家提供了最初的发表作品园地。

除了这些表象,推动打工文学大变局的,是数以亿计背井离乡的劳工。主流文学界因为不熟悉这种生活,长期忽略了这一群体的存在, 打工文学 对此进行书写,是文学发展之必然。如果中国当代文学没有对这一群体的生存与精神状态进行书写,中国作家就是不称职的,中国文学就是有巨大缺失的。

南方:打工文学后来有形式上的变化吗?您前面所提到的哪些文学杂志,现在生存状况怎样?

王十月:以2000年为界,络信息产业的发达,使得许多文学爱好者转战络,写博客、日志,络小说,打工文学作为其中一种体裁,也被新生代产业工人搬上络。由此,那些文学杂志被冷落,读者市场也相应地萎缩,到现在,有的已停刊,有的还靠行政经费勉强维持着。

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纪后,有文学追求的打工者多了起来。打工文学也被主流文学界接受。但问题是,其文学性加强了的同时,却失去了生活的质感。当然,也有一些作品在两方面都做得不错的。

南方:您跟80后、90后青工文学爱好者接触的多吗?他们当中有的喜欢写络玄幻小说,和现实生活脱节很大,甚至沾不上边,这种情况是否是传统文学的一种倒退。

王十月:写络玄幻小说,这不能说是传统文学的一种倒退,文学要求百花齐放,创作理应更加自由,不能束缚住作者的思想,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管他是天马行空地穿越逆转,还是对现实生活的阐释描述,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学衡量标准,只是创作风格的不同。当然了,若是现实派的作家或者写手,那就要注重文章对于社会生活有所思考了。总之,写作者要忠于自己的感受和观察。

西宁治疗白癜风方法
台州子宫内膜炎治疗费用
银川治疗包皮过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