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租房准备

让资源型城市可持续盘锦展开全面转型蓝图

2020-08-14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让资源型城市可持续 盘锦展开全面转型蓝图

盘锦在那里?盘锦有什么?

以前,盘锦人会这样介绍:盘锦是多色的,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当年的“南大荒”,有金黄的稻田、白白的大米,青色的河蟹,碧绿的苇荡,有乌黑的石油,有一望无际的红海滩……

而今,盘锦人会这样回答:盘锦还是蓝色的,是北国江南,石化之城,在辽河入海的地方,有着浩瀚的大海和118公里的海岸线。

多了蓝色!外地人或许并不在意。然而,这种变化对盘锦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这体现了一直依赖内陆资源发展的盘锦人,已很自然地完成了将海洋作为整个城市未来发展依托的心理转变;更折射出这个城市从“辽河时代”向“海洋时代”奋进的铿锵步伐。

未雨绸缪让资源型城市可持续

“盘锦人真有钱!同样一盘菜,至少比别处贵三成。饭店一家挨一家,越贵越红火。”10年前,27岁的温涛来到盘锦做帮厨,这是他对盘锦的最初印象。而今,温涛已经有了自己的餐馆,买房买车娶妻生子,在盘锦安了家。“盘锦这个地方养人啊!”他说。

的确,盘锦的房子大,却几乎每家都有好几座房产;盘锦的私家车多,这堪称袖珍的小城也会经常堵车。盘锦是全国第一批实现小康社会的28个城市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因油而生、缘油而兴,盘锦人有钱,日子过得美。因为石油,盘锦曾有过“辽老四”的辉煌。然而,随着油气开采的逐年减产,盘锦在全省的位次也不断后移。

摆在盘锦面前的,有两条道儿:一条是前苏联的“石油城”巴库之路,巅峰时石油产量几乎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但油尽城衰,荣光不再。一条是美国休斯敦的路,面临石油日渐减少的现实,延伸、拓展石油产业链,加速石油科研开发,并在科技和精细化工推动下重新定义城市的未来。

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的多重机遇,盘锦市委、市政府转身向海,倾力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盘锦,要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走出让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富裕路!

不离不弃拉长乌金产业链条

“盘锦有希望,还会有大发展,我在盘锦一直干下去了!”当南方的父母担心地询问孩子前途时,在盘锦和运集团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王涛却一脸的阳光。

今年9月,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振奥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8万吨MTBE(甲基叔丁基醚)异构化联产装置一次投料运行成功,为丁基橡胶和异戊橡胶的生产打好了原料基础。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正建设年产12万吨丁基橡胶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集团还将利用技术优势,投资62亿元,建成年产40万吨可完全替代天然橡胶的异戊橡胶基地,到时候,两大基地的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其实,让王涛下定决心的不仅仅是和运集团的发展前景。他知道,今年2月,华锦集团投资近200亿元,“十一五”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销售收入达到去年的4倍。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已聚集了150多家石油装备制造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产品涵盖勘探开发设备、钻采设备、石油管材等几大类上百个品种。全国首台超低温钻机顶部驱动装置、全国单车最大车载式连续油管作业机、填补国内空白的智能顶驱、深度1.2万米的超深井钻机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这足已让一位学有所成的工科大学生在盘锦展示才华。而已成为中国名牌的“盘锦大米”,“中国河蟹第一市”的中华绒螯蟹,梦幻般的天下奇观红海滩,倍感亲切的江南景色也让他难舍。

盘锦的决策者说:调整结构,实现产业转型,不是要摒弃原有产业,另立炉灶。盘锦的经济转型要走一条产业复合模式的路子。石油仍然是盘锦可依托的资源优势。积极支持辽河油田的“二次开发”、科技进步,确保辽河油田稳产10年,为盘锦的全面转型争得宝贵时间。依托这一优势,盘锦大力发展石化产业,努力延长石油产业链,并积极向石油产业链的上游拓展。

一手抓国有大型企业,一手抓民营企业,盘锦已培育出一批带动性强、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和龙头项目。目前,盘锦石油化工、石油装备制造、船舶修造及海洋工程、沥青与防水材料、塑料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六大接续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迅猛。今年,盘锦六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41.6%,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增加值超过油气采掘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油气采掘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5年前的50.4%下降到25%以下。

转身向海展开全面转型蓝图

一条双向8车道的快速干路,从盘锦市区直通蔚蓝的大海,盘锦人亲切地称之为“向海大道”。盘锦人对“向海大道”充满深情,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条路,还是盘锦由内陆资源型走向海洋开放型的经济走廊。

5年前,这里还是寂静的荒滩。而今,随着辽河特大桥的建成通车和东北最近出海港口的开港,承载着盘锦希望和未来的一座水密布、千桥飞架、车船并行、游人如织的现代化滨海水城正在迅速形成。在306平方公里区域规划中,辽滨沿海经济区将形成一个包括新城区、临港产业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农产品加工区及旅游度假区在内的,代表盘锦新形象的、崭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目前,辽滨水城填海造地、道路、水系等基础工程支撑作用显现,已进入产业项目加速聚集的新阶段。依托对沿海开发开放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亿吨盘锦新港,盘锦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框架正迅速形成。疏港铁路当年立项、当年开工;盘营客专当年规划、当年建设;随着沈盘货运铁路的动工,两年后盘锦将建成沈阳及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通道。

产业转型的基础和空间转型的拓展,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转型成为一种可能。借助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域面积较小、交通基础设施较好、散布在乡镇的辽河油田矿区的生产生活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盘锦正顺势规划建设若干个新兴的卫星镇,实现“油”、“地”融合,率先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化。

5年间,盘锦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元产业快速形成,石化及精细化工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以辽滨为龙头的向海发展布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功能快速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城乡面貌变化明显;城乡居民年收入分别达到了2.07万元和9700元……

于是,盘锦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更激动人心:到“十二五”末期,盘锦要基本实现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总体发展水平超过辽宁沿海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多,基本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全域生态化,建成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

以蓝色为主色调,盘锦的色彩无疑会更加明快而醒目。盘锦,将为世界资源型城市转型难题的解决,提供一个精彩的中国样本!盘锦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

(辽宁)

白内障的早期症状
华邦制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什么
张家界白癜风在哪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