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能召电商入局.DG
2021-03-03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P2P何时能召电商入局?
笔者也一直认为,国内最有前景运营好P2P行业的市场开拓、征信、信贷投放以及客户维护的平台是电商平台,特别是集成了个人与小微企业征信数据与风控化标准的电商金融化平台,例如阿里和京东的电商金融化业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电商平台宣称要大力进军P2P业务。
相反,电商平台反而是在电商小贷、支付、理财、众筹、征信等其他几个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或是质的蜕变。
第一,就是以电商小贷业务为代表的线上融资服务
,由于小贷公司是通过申请牌照的方式来进行业务拓展,目前不论是阿里小贷还是京东小贷,都实现了对自身平台商户的信贷融资服务。对于个人端的消费信贷服务,也分别通过“花呗”和“白条”的方式来满足了生态圈内的深层次服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从电商小贷为信贷管理经验积累,以络银行模式来突破交易杠杆和经营范围的业务方式开始成熟,目前腾讯微众银行和阿里商银行都在积极筹备开业。
第二,理财领域,以电商、社交、搜索、门户为代表的大流量平台纷纷开水布局,淘宝理财、京东金融、百度理财、新浪微财富、易理财等多样化的平台开始显现,而且从起初的简单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开始朝着更为全面的购买理财产品转型,产品从货币基金,到保险理财,票据理财,指数、行业基金,在满足购买体验基础上,部分平台开增设了贷款业务查询,证券线上开户以及众筹等多样化的产品。
第三,在众筹领域,电商平台开始发力,因为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是股权众筹受制于信用环境以及监管关于公开发行证券200人的人数限制,而且股权众筹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投资收益预期,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因此,国内的权益众筹、实物众筹开始兴起,特别是拥有大量电商差异化产品,如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的电商平台开始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众筹业务的开发,京东众筹在这一方面成为了本土化的典型之一。
第四,在征信领域,个人征信业务有望放开,央行此前专门对腾讯征信、芝麻征信等公司下发了拟开放这部分业务的通知,说明互联平台的征信业务有望获得一个质的飞跃。个人征信业务的开闸,将会对消费信贷以及社会信用环境带来更多的益处,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空间,能够很好弥补目前央行个人征信在社交、电商等实时数据领域方面的缺陷。
那么,P2P呢,为何电商领域仍旧没有出现很好的P2P模式转型?而是纷纷朝向了络银行和电商小贷?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因素在?在未来的一年中,P2P能否将电商行业拿下,或者是引入电商的优质资源来补充P2P平台在征信和客户源上的部分缺陷?
这一连串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电商与P2P行业的结合。如果从行业发展规模的角度而言,电商的成交规模和用户数远远高于P2P行业,动则上万亿的成交规模和数百万的商户数量,以及数亿的消费用户数。而P2P行业,根据某第三方数据披露显示,2014年全年P2P行业成交额为3291亿元,而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的问题平台高达287家。这两个数字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268.83%及282.67%。可见,与成熟的电商产业相比,P2P行业仍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全面的行业发展期来进一步稳定风险、定位与市场。
由于销量不好不论是阿里和京东,还是其他电商金融化平台,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突出自营的P2P平台,一则是出于对行业的风险与市场未来走势的考虑:虽然P2P行业是无准入、无门槛,也没有交易杠杆的限制,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走资产交易量和走入生态圈外线下客户的渠道。但是如果这样做,就会和现有的电商小贷业务有直接冲突,而小贷业务虽然有杠杆限制,但至少比较稳妥,而且后续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和商银行的模式来扩大规模。
二来,P2P业务本质上线上的点对点业务,但是由于国内实际金融环境和信用环境的差异,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出现了O2O和P2B乃至于债权转让等多样化的变异,和本质的P2P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大多数P2P的资产包来自于线下,包括平台自己开发的线下小微企业客户,个人信贷客户,工厂、企业等经营性项目,以及部分由合作方小贷公司或者担保公司推荐的项目。总体而言,信贷风险管控方式以线下的抵押和担保为主,而且与经济周期和市场行情有较大的关联。另外,还有一种P2P模式是成为了传统金融机构资产包的分销平台,将非标金融资产放到平台上销售,满足了部分机构的资产出表和转让需要。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这样的本土化模式就和电商平台的最优质基因没有很大关系了。因为电商平台的优势在于生态圈内的投融资服务,不论是对商户的信贷和支付服务,还是对于个人的理财和融资服务,都是围绕着客户在平台上所积累的数据、信用而开展的,而对于生态圈外的线下传统项目和客户,电商平台目前尚没有很好的风控和征信手段。这就说明,在目前P2P行业纷纷朝向线下与B端资产对接的同时,电商平台则朝向了基于电商自身基因的电商小贷和消费信贷业务,后续推出的络银行,也主要是针对线上的用户群。
或许这个因素,才是P2P到现在都没有进入电商平台核心战略的原因:缺乏有效的土壤,而且电商自身有更好的投融资服务手段,不论是企业端还是个人端,都已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提供。而P2P目前更多还是线下资产包和融资服务需求的线上化,与电商的生态圈有较大的差异。
于是,P2P目前也仍旧未能成为电商平台的“主营业务”,而只是通过征信上的一些合作来进行简单的服务拓展,况且P2P公司对这部分征信数据的渴望程度更大,但是对于电商平台自营开展P2P业务,依目前的趋势看,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小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昆明妇科习惯性流产治疗多少钱
唐山龟头炎哪家好
-
- 下一篇
- 倒闭潮趋于平息.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