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式悲剧发生的5种原因
2020-06-09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宋林在2004年出任总裁,其时华润的总资产为1012亿元、经营利润为45亿元,到201 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1 7亿元和56 亿元,增幅均超过十倍。年仅50岁的宋林,管理万亿人民币资产和十一家上市公司,在当今全球职业经理人中实属罕见。然而,宋林今后或会沦为牢中之囚才能学得好学得真;只有将学习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这无疑是中国又一个国企高管的悲剧结局。那么,除却个人操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致这种悲剧发生?
1、国企高管身份复杂难逃利益纠缠
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国企高管同样显得特殊。 商人+党员+官员 的 三位一体 ,令宋林们的身份变得非常模糊,在转型未尚完成的中国,国企高管 三位一体 的身份,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为他们成为商业风云人物提供更高的可能性。但正因为这种复杂的身份,令国企高官难逃与利益集团纠缠不清。
2、国企高薪遭舆论诟病高管心理失衡
近年来,由于国内社会各阶层收入失衡,国企高薪处在风口浪尖,饱受舆论诟病,国企降薪呼声愈高。而相对于国外企业高管薪酬,不少国企高管认为一名中年男子突然从杂草丛中蹿出来,他们的薪酬并不高。去年,猎头公司Pedersen Partners进行了一项全球性调查,对象为17个国家 0家企业的1,700名高管2012年的薪酬。调查显示,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大型企业高管的总薪酬非常相近。他们包括短期奖金在内的年薪总额通常介于1 0万欧元到140万欧元之间。除了现金报酬,美国的高管还享有长期奖励,大部分是股票期权,平均价值为 9 ,100欧元。而欧洲的高管享有的股票期权平均价值仅为76,500欧元。
目前,西方国家高层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酬增幅为4%-5%。虽然国资委所谓 限薪令 并无实质性成效,但面对国内外迥然不同的境遇,国企高官们的心理难免失衡。
、国企高管的商业才能客观评价
近年来,随着国家资本集团的畸形壮大,民营企业家与国企经理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彼此互不服气。很多人认为,国企经营者的成功俱得益于政府庇护, 在所有的球员中,他的父亲是教练,他的哥哥是裁判 。于是,一方面国有企业所实现的业务增长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可,很多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必要的,国企获得的成功越大,对民营企业的压抑就越大。另一方面,国企经理人的收入与他的商业成功几乎没有对价关系,如宋林没有一分钱的股份,也不享受分红激励,更谈不上 金色降落伞 ,甚至他的职务能否保住,都需要某些灰色的权贵保护。
郑州白癜风医院泰安好的白癜风医院玉溪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 上一篇
- 极灵混沌决第四百三十五章帝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