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建陶行业提高集中度的瓶颈有哪些
2019-07-26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前几年,行业同仁一谈到建陶行业未来的发展,往往会拿家电行业做比较:家电行业的今天就是建陶行业的明天。今天的家电行业,北有海尔、海信,南有美的、格力。2011年,家电行业销售收入约12000亿元,其中:海尔1509亿元,占比12.58%;海信716亿元,占比5.97%;美的1100亿元,占比9.17%;格力8 6亿元,占比6.97%,占空调行业市场40%以上,这些都是行业的太阳型、月亮型企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真正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型企业。而今天的建陶行业,繁星密布,不见月亮,更别说太阳。据调查,现遍布全国29个产区已有 000多家企业(指拥有喷雾塔、窑炉的企业,不包括私抛企业)、 275条生产线,全年以 0天计算,每年瓷砖产量高达115亿平方米,2011年销售量超过85亿平方米,连续十三年为世界产量第一,如今企业数量、生产线仍然在不断增加,总量惊人,但至今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集中度非常低,有的所谓大企业,股东关联的独立法人公司不少,要整合为法律意义上的集团公司都存在较大的困难,更无法像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那样可以交出合并报表。那么,建陶行业为什么不能像家电行业那样出现太阳型的企业呢?笔者认为以下六方面的瓶颈阻碍了行业的整合:
一、直接融资的企业丧失整合行业的机遇
建陶行业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有不少企业如亚细亚、鹰牌、涪陵、豪盛、双菱、斯米克等企业先后上市,但一上市业绩似乎都不是很好,不但不增长,反而持续下滑。究其原因,有的企业融到巨额资金后,未能抓住建陶行业大发展的机遇迅速扩大产能规模,失去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机会;未能投入更多的资金研发创新,失去创新引领行业地位;未能加强品牌、渠道建设,失去品牌、营销快速传播的影响力;有的企业融到资金后,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去收购、兼并行业优质的资产,而是把资金投入到自己新购土地的建设上,投入大,建设期长,产能扩张不仅没有助推企业业绩增长,反而拖了后腿;还有,就是上市规范经营税费较高,赢利模式遇到高税赋的瓶颈,导致利润下滑、亏损,以致大多数上市企业纷纷从资本市场退出,从而失去了对行业的整合机遇;至今仍留在资本市场的建陶企业,大多业绩不佳,要坚守资本市场事实上并不容易。现在全国有2000多家上市企业,涉及几十个行业,大多数上市企业业绩都不错,为何只有建筑陶瓷行业的上市企业表现如此不尽如人意?
上市企业不能成为行业整合的主体,行业集中度就难以提高,整个行业就难以健康、持续发展。也许在上海试点的营业税改增值税一旦全国推广,家装、房地产、建筑行业的企业不要增值税发票、只要低价采购材料的现象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需方向供货商索取增值发票将成为一种变革,会逼使企业自行规范纳税;这种来自于企业规范经营的自觉性,有利于行业优质资产的相互兼并与整合。陶瓷机械行业,由于有科达机电上市公司和恒力泰陶机,都是规范经营的企业,双方通过多年的 拍拖 ,最终科达机电利用现金+股票的杠杆,成功兼并了恒力泰陶机,使科达机电成为压机市场全球老二、亚洲老大,抛光线全球第一,整厂整线工程全国唯一的市场规模,大大提高了陶瓷机械装备行业的集中度,这无疑值得建筑陶瓷行业借鉴与学习。
二、放水养鱼政策导致行业不公平竞争
地方政府放水养鱼,甚至急功近利式的招商引资政策,导致陶瓷企业遍地开花,形成了今天29个产区、 000多家企业、 275条生产线、115亿平方米年产量、 000亿元以上年销售额的行业规模。
放水养鱼的表现在于:全国各地政府招商引资采取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优惠,三减两免、包税、定税优惠,宽松的环保、规划、建设等优惠政策导向,带来了行业的不规范、低水平、低层次扩张与转移,以致同质化、低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让一些本来经营规范基础较好的企业在对外投资后也陷入了 优惠 的怪圈;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企业今后规范经营背上了难以承受的包袱;从短期发展来看,企业不得不卷入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的恶性竞争深渊:企业把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给拼进去了,把资源、能源、环境给拼掉了,把利润给拼掉了,把行业公平竞争的氛围给拼没了。这对那些相对规范经营的企业,如上市公司而言是不公平的,其税收、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不规范经营的企业,甚至在工程招投标上处于价格劣势,丧失了竞争能力,营业收入受到影响,形成了 劣币驱逐良币 的现象。本来健康的企业也因此痨病缠身,一蹶不振,甚至一落千丈;上市企业的表现与现状,促使了行业大多数的企业沉在水下采取 潜水艇 式的经营模式。
三、缺少国家、政府、行业协会的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
国家、政府、行业协会对企业规范经营缺少积极、正面的引导和鼓励政策。如数年前评定的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质量免检、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国家500强企业、省级100强企业、市级50强企业、行业10强企业、行业知名品牌等,评定门槛不高,企业只要报名交费就很容易获得这些荣誉,无需强调以企业独立法人或法定集团公司申报,也没有强调企业规范经营及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税收贡献,未能提高企业纳税评分权重比,导致行业内、社会上诸多投诉,最终导致国家有关部委不得不对某些荣誉评选、认定予以取消。
再比如,国家、政府的工程招投标,缺少鼓励企业规范经营的政策支持,缺少相应的门槛设置和阳光采购机制,如对参与投标企业注册资本金、相关资质、纳税额等条件的限制,暗箱操作、走过场式的竟标,导致 李逵 竞争不过 李鬼 ,格力电器在广州市政府的采购中落败就是典型的暗箱操作。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不规范,使得大企业在承担更多社会的同时,却享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政策红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当中,那些上市企业的业绩不佳,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太缺少像万科这样有感的企业了。万科在材料采购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要求:要求供货商的注册资本金、年度纳税额、品质管理等达到万科设定的条件;万科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业主的价值感受;不是强调价低者中标,而是强调供货商的社会;在确立供货商之前,要考察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管控、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体现对消费者的;员工食住生活状况、工资待遇、社保购买、工作环境等以及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企业对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税收贡献等等要素,都成为万科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如果政府工程、房地产行业的材料采购都能像万科那样,重视供应商的企业社会,那么,对行业的发展、提升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技改、新产品等项目申报方面,不论是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还是省、市、县级政府相关部门,缺少对企业社会和诚信度的评价,没有促成一些拿到国家、政府项目资金支持的企业回报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同一行业、规模大致相同,而缴纳更多税收又没有拿到国家、政府项目资助的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公平的。#p#副标题#e#
四、国家战略规划空白对行业的影响
过去十一个五年规划当中,国家有关部委对建筑陶瓷从未提及,任由行业发展,也没有太多的政策支持。值得欣慰的是,在十二五规划中,行业发展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对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这值得行业同仁关注与重视。
然而,面对现在 000多家企业、 275条生产线、115亿平方米年产能、年销售只有85亿平方米,已存在产能、销售失衡现象,加上国内市场需求减缓,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壁垒,而新的陶瓷工业园和新的企业不断涌现,除佛山、淄博两大产区受限制外,其他产区仍然大干快上新的生产线,不能不考虑建筑陶瓷 产能过剩时代 已经来临;而原材料、燃料、水电、员工工资的上涨,残酷的市场价格竞争,导致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国家、政府、行业协会是时候该评估行业的现状了,是时候对低水平、低层次快速发展的建筑陶瓷行业采取 刹车 的手段了,是时候把行业 产能过剩 提到政策层面考虑限制了。否则,建筑陶瓷行业无疑会步入此前的平板玻璃行业全面亏损的窘境。
五、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大量中小型企业诞生
太阳少、月亮少、星星多 是当前中国陶瓷行业的现状。为什么中国陶瓷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在规模、产能、市场、产区等均急剧扩张的进程中,仍然难以诞生海尔、美的一类的龙头型企业呢,最主要的一点恐怕是陶瓷行业是一个垄断竞争性的市场。
垄断竞争性市场的特点之一是进出自由。熟悉陶瓷行业的人都知道,在这个行业,不断有股东甚至职业经理人 出走 自主创业,却鲜见企业之间的并购、兼并与重组。100万元可以办间小型的个性化陶瓷加工厂,1000万元也可以办间陶瓷生产线,几个亿几十亿也可以办间现代化的大型生产基地。更有不少创业者,凭借手中的几百上千万,就可以 赌一把 :土地向当地政府要政策,低地价甚至零地价;设备向供应商支付小部分预付款,就可以安装起来;材料向供应商赊欠,三个月甚至半年后支付,这样他就顺利地整合到了各方资源,如果市场形势较好,这样的创业者完全可以顺利成长起来,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不断地扩大规模,寻求发展。事实上,行业内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相反,玻璃、水泥、家电等行业,其进入门槛要高得多,玻璃是浮法工艺、水泥是窑外分解窑工艺、家电是自动化装配,其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早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淘汰和限制,如果要建一间玻璃厂、水泥厂或家电厂,没有上亿元的资本是不敢 玩 的。这也是陶瓷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所在,由此导致陶瓷企业群体数量庞大,而又缺少规模化的大型企业,成为典型的 由弱势个体形成的强势群体 的一个行业。
归根到底,行业进入门槛不高,使行业内外的资本不断地衍生出新的企业主体,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的人生哲学,也使不少创业者把目光瞄向了门槛相对较低的陶瓷行业。企业数量多起来后,就会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成为大企业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专门瓜分大企业的市场,甚至恶性竞争,使行业难以形成巨鲸式的企业,由此导致行业集中度不高。
六、差异化的属性使陶瓷行业难以实现高集中度的经营
早在多年前,行业内诸多一线品牌就提出了 百亿 目标,现在看来,即便是行业内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离这一目标也有着不近的距离,而实现行业的高集中度,不免存在着诸多的障碍。
建陶行业说到底是一个非标准化的行业,即产品是一种半成品,它并不能让最终消费者直接使用,而是要通过设计、施工等重要环节,才能实现产品的最终价值。对于广大陶瓷企业来讲,其产品创新与开发,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如何做到差异化,这就给大量中小型、专业型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如专门做外墙砖的、专门做黑色砖的、专门做大理石的、专门做抛晶砖的等等。谁的差异化越强,谁的生存能力就越强。而水泥、玻璃、家电做的是标准化,其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其功能属性完全一样。在行业属性这一点上,陶瓷行业,尤其是建陶行业与服装行业非常相似,服装是人体的一种装饰材料,瓷砖是建筑的一种装饰材料,而企业生产的瓷砖还仅仅局限于 布匹 的阶段,开发商、业主、设计师要装修出满意的空间,就在要材料上下功夫,瓷砖作为一种材质,差异化、个性化越强,就越容易争夺专业市场,如木纹砖。因此,与水泥、玻璃、家电等行业相比,陶瓷行业之所以集中度不高,其根本原因是不同行业之间根本的属性所决定的。
孕妇小腿抽筋怎么按摩
怀孕左侧腰疼什么原因
哪种钙片好吸收
山西哪专治妇科上海牛皮癣专科医院
济南男科哪家好
-
- 下一篇
- 这是一扇让人挪不开眼的折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