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证券瑞银股年度回顾与展望源泉
2021-03-28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瑞银证券:瑞银A股年度回顾与展望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回顾总是展望的序曲,我们把2011年回顾放在2012年A股思考的第一部分,算是个序。
回顾2011年—如果以月度为衡量单位,2011年熊市或许来自许多事件冲击。货币紧缩、地产调控、日本地震、欧债危机、高铁撞车,政策转向。
—如果以季度为衡量单位,2011年熊市逃脱不了投资时钟指向的宿命。如果简单的运用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来划分经济周期,2011年一年中经济从“滞胀”走向了“衰退”,我们对经济增速和通胀在12个月内完成了180度转向;—如果以年度为衡量单位,2011年股票市场低迷也是“金融脱媒”的产物。在资产脱媒方面,通货膨胀引发的负利率压迫社会资金离开银行系统,存款增长乏力,理财产品、地产信托、高利贷应运而生,资金预期回报率不断提高;在负债脱媒方面,银行信贷占全社会融资比重不断下降,“便宜的钱”比例下降。“金融脱媒”造成全社会资金成本不断上升,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上升和股票估值下滑,造成了股、债双熊。当然,造成2011年市场低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巨额融资。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实脆弱不堪。(我本人对这种方法始终持有保留意见,但这种大众声音因为流行而具有较大影响力)—如果以5年为衡量单位,2011年困扰市场的问题,是哪些早在2008、2009年就提出来的命题。
把策略分析师在2008年底写作的报告重新拿出来,稍作改动就可以算作今年年底的策略报告。欧债危机,本质不就是去杠杆吗?全球的不平衡——欧美过度消费、新兴市场过度制造,改变了吗?(宁要不均衡的增长也不要均衡的衰退?)离开了出口和地产引擎,中国经济还能依靠什么?如果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这些“去杠杆”“全球不平衡”“出口引擎”“地产问题”“人口红利”,都出现在4年前的宏观策略报告里面。遗憾的是,4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在纠缠于这些问题。
—如果以10年为衡量单位,2011年的讨论确实是对中国经济大周期的严肃思考和前瞻判断。不论我们愿不愿意,“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否已经下了台阶?”这个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投资者已经厌倦了那些试图把增长模式拉回上个10年的政策——“QE”“4万亿”,他们想知道未来增长模式中GDP增速会落在哪里?如果这个长期问题不能得到渐渐明确的答案,市场难有大的作为。
称“你不要指望我会对你心慈手软手下留情展望2012年—如果以月为衡量单位,投资者等待着一个个“信号”:存款准备金率下降频率和幅度、月度新增信贷量、欧债集中到期、两会前后财政支出、部分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地产金融市场紊乱等等。
—如果以季节为衡量单位,投资者在猜测经济什么时候结束“经济增速和物价的双降”,“衰退”什么时候结束,是明年年中吗?以投资时钟划分过去10年中国经济周期,可以发现“衰退”(经济增速和物价同时下降)从未超过4个季度。以此规律,今年3/4季度开始的“双降”会在明年中期结束吗?—如果以年度为衡量单位,我们在观察“金融反脱媒”。资产方反脱媒,经济增速下降、通胀下滑、政策监管,使得那些分流存款的项目(信托、高利贷等)吸引力下降,资金预期收益率下降。存款重新回流银行体系,增加银行可运用资金;负债方反脱媒,信贷在全社会融资中比重上升,“便宜的钱”增加,社会资金价格有望下降。金融反脱媒不能顺利进行的风险在于:理财产品继续大规模分流而存款,存款增长乏力在存贷比制约下,信贷难以有效扩大。外汇占款波动或许也会产生些干扰。
—如果以5年为衡量单位,2012年或许是A股市场又一场制度改革的开始。新老管理层的更替,总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过去8年,不论指数涨跌,A股市场总市值上扬10倍,(股权分置改革也是促进流通市值扩张)股票市场广度有巨大提升。未来5年,股票市场市值难以重复过去的扩张速度,但金融深度可能会大幅拓展。转融通、融资融券、期货期指、固定收益市场超常规发展、加速开放和国际化,林林总总的措施,可能会改变投资者的投资战略,盈利手段,也会改变券商和基金的盈利模式。
—如果以10年为衡量单位,股票市场从未放弃他的使命:寻找未来的经济动力。投资者不会完全排斥老引擎(许多人,包括我,还对地产情有独钟),关键是老引擎还能不能用,怎么用?投资者也会用更苛刻的目光审查新动力,那些所谓新兴产业到底能有多大效果。历史总是巧合,10年前,我们也站在类似的地方,思考类似的问题。经历了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出口受到冲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变相升值)后,中国经济又在2001年遭遇了美国经济衰退。自2002年3季度开始,中国经济才在不自觉中慢慢走向了60年来最大的一个繁荣周期。时间上的惊人巧合(,),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十年一轮回?
滁州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太原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沈阳包皮包茎治疗费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