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战略转型将驱动中国经济继续增长贸易
2020-12-18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简单规模扩张向构筑综合竞争力过渡的转折点,预计未来政策的焦点将由汇率问题转向财政改革。由于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层面加大投资的积极性会持续高涨,而强劲的财政状况不仅会直接提升国内消费,也会支持投资的转型。 今年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表明,在经过多年的数量型扩张之后,战略性及结构性调整的转折点终于浮出水面。与外贸政策结构调整的预期相符,业内预计中国将迎来知识及技术的投资期。 与此相联系,在过去两年中,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近期,设备及机械相关行业的投资迅速增长,说明投资正在推动快速增长的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从投资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再到盈利能力的改善,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良性循环的增长机制已经形成。 开始战略转型中国经济将持续高速增长 2001年入世之后,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2002~2005年中国实际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8%。在经历了2005年小幅回落之后,2006年经济增长再次加速。2006年1~9月GDP同比增长10.7%,仍高于上年同期的9.9%,达到过去15年的最高点。 2006年1~9月经济强劲增长得益于强劲的出口,GDP最大的增长动力仍然来自于第二产业。第一及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由2005年的6. %与 9%下降至5%与 4.8%。相反,第二产业的贡献由2005年的54.7%提高至60.5%。 虽然从长期来看,正确的发展方向是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但在短期内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仍将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稳定增长。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型,这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能够确保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不会同时引发严重的产能过剩,因为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专家认为,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更多企业利润将用于现有产业结构升级,而结构改善将带来盈利能力及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将拉动社会福利的整体改善,并最终促进国内消费的增长。 中国经济顺利实现这种战略转型需要借助稳定的国际市场环境,因为中国的国内市场无法吸收所有的现有产能。因此,国际市场是完成这一战略性转变的一个外在因素,而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内在动力。 生产率与劳动成本潜力大强劲的出口增长还将持续 强劲的出口增长通过持续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企业效率与盈利能力的提高,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出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目前中国出口的前景也笼罩着一系列不利的因素:首先,人民币正在升值;其次,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将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再次,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使得进一步扩大市场的潜力在减小。 从理论上讲,基于我们对2006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4.8%的预测,如果假设2007~2010年全球及中国的出口分别平均增长10%与17%,那么2010年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的比重将达到世界第一位,占10.2%。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10%是不难想像的。因此,未来四年出口的可持续增长也是可以实现的。 从相对水平来看,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中国近年来出口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能将这个优势保持到什么程度、保持多久是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目前有关广东因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引起的产业外移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事实上,近几年来制造行业的薪水增长一直落后于其他行业的相应增长。2000年到2005年,制造业员工薪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5%,而金融行业、政府和公用事业企业分别达到17.9%、14.8%和1 .9%。(来源:中国重机商务)
哈尔滨盆腔炎哪家好昆明哪妇科医院好
来月经还吃阿司匹林吗
-
- 上一篇
- 银企合作零首付力推环保热水器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