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退房须知

基层最美民政人调研

2020-05-13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基层最美民政人:一辈子做好事的民政干部李银江

叮铃铃,叮铃铃响个不停。

李主任,有个流浪汉躺在草垛里,你快来看看。我们家困难啊,能不能给办个低保?李主任,王广林的救助款批下来了,通知他来取吧。

这位李主任,就是江苏省盱眙县桂五镇民政办主任、敬老院院长李银江。

58岁的李银江,28年如一日地奔跑在救助困难群众一线,在当地群众眼中,他是五保、空巢老人的亲儿子,是乡村孤儿的好爸爸,是流浪人员的家里人,是退复老兵的参谋长。他的号码家喻户晓,像110,随时救急救难,像120,能救死扶伤,也像119,可以救援解困。

救助流浪者、帮助空巢老人,他随叫随到,先后为61位五保老人披麻戴孝当孝子。有困难找李主任桂五镇干部和困难群众把李银江看作是救急救难的110。

桂五镇是山区中心镇,人员流动大,经常一夜之间冒出几个流浪乞讨人员,有的身患重病,有的患有智力残疾。李银江一得到消息就立即展开救助。

2011年8月,有个流浪汉睡在草垛里,几天没吃没喝,村民打找到我。我安排他吃的住的,又通过救助站,把他送回常州老家。李银江回忆说。

2011年冬天,一位冻得满脸疮痂的流浪智障人员被李银江发现,并带到救助站。流浪人员自从进了救助站,就一句话也没说过,别人问他,也不回答。这是哑巴吧?很多人都怀疑。李银江拿起毛巾和冻疮膏,边帮流浪者清洗边擦冻疮膏,说:这是冻疮膏,涂了冻疮会好得快一些,别害怕。往后的日子,李银江就利用擦药时间跟他聊天。慢慢地流浪者话多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说要回家。经过半个月的查找,李银江为他圆了回家梦,终于使他和泗洪的家人团聚了。

李银江不仅能用传统方式帮助流浪者,还学会用络、。

2012年,从无锡流浪到桂五的陈淑英,在敬老院住了一个多星期,李银江通过上发帖联系上陈淑英的弟弟,把她接回了老家。

28年来,在李银江的帮助下,先后有64名流浪乞讨人员踏上归途,回到亲人身边。

流浪人员忘不了他,军官丁营长更是对他感激万分。

李银江常说,没人疼的孩子可怜,空巢老人同样需要呵护,他从心底里把空巢老人当亲生父母孝敬,这种事对我来说,也就是搭把手的事。

老家是林山村的某部丁营长,母亲失去自理能力,因为自己工作忙照顾不了,找到镇敬老院的李银江:只要敬老院能照顾好母亲,要多少钱都出!李银江当场保证:让你母亲过来吧,有我在,你放心,我会像儿子一样照顾好她的。

丁奶奶脑子出了问题,不能自己穿衣服,出了门就不知道怎么回来。有几次丁奶奶出门回来时满身的污垢,臭气熏人。李银江每次都会耐心地为她擦洗、聊天、喂饭、端茶倒水,李银江的行动温暖了丁奶奶的心。

40多岁的光棍纪凤如很是羡慕,一直盘算着进敬老院。

在镇里扩宽道路,需要拆迁他家时,老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住进敬老院。

40多岁的老纪不够入住敬老院的资格,镇领导几次找他做工作,并提供拆迁补偿,可老纪就是不为所动。

有点无奈的镇领导,只得找来李银江。

来敬老院可以,但你才40多岁,可不是来享福的。你不是没地方住嘛,我们包吃包住,再发你工资,你来敬老院做服务员吧。你看行不?行。

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7年前,他才正式成为院民。看,我的名字在公告栏里呢,管理员纪凤如。我跟普通院民不一样,是干部,还领工资呢!时不时伸伸胳膊、扭扭腰的老纪说:人一定要运动,我就爱运动,不能吃太撑,有时候食堂菜油大了,我自己在房间开小灶,不能吃得太油,对身体不好。人家香港就是这样的。

看见一脸疑惑,老纪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不是比较特殊嘛。我老伴是院里炊事员,怎么都方便!

咦,老纪不是光棍吗,怎么有老伴了?

我们敬老院,有9对夫妻,都是我牵的线结的婚。李银江说:老来伴老来伴,两个孤孤单单的老人走到一起,相依为命,以院为家,对敬老院的管理也帮了大忙。

敬老院食堂的炊事员,以前经常换,来的人都嫌钱少,干不了几个月就走了,操心劳神。自从我撮合纪凤如与炊事员张玉平结为夫妻后,张玉平哪天要是把菜烧咸了、饭做硬了,纪凤如只要听到老人嘀咕,就会提醒张玉平。第二天,保准改进得好好的。李银江说。

此时,77岁的盲人谢奶奶,正和她87岁的老伴在院里的躺椅上聊天、说笑。这是我们院里的老夫少妻组合啊,老人在家没人照料,在这里有人陪伴,有人照顾,干干净净的多好。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不过,今年90岁的五保老人王玉平并不这么看:谁说的?你问问,在敬老院,小李子就是个大孝子。老人边说边颤动着手,眼里泪花闪动。

2010年腊月,84岁的五保老人陈玉堂得了肺癌,神志不清,经常大小便失禁。李银江日夜守护,换床单、洗被褥,装取暖器、灌热水袋。直到2011年春节,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李银江为老人设了灵堂,为老人守灵,按当地风俗为老人料理了后事。王玉平说:只要住进敬老院,吃、穿、住、用,李银江都替我们操办,谁走了,他帮着把后事料理得妥妥当当,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28年来,桂五敬老院供养了95名五保老人,年龄最大的98岁,61位老人先后离世。61位老人,61次送别。每位老人离世,李银江都会为老人守灵、办丧事,送老人走完人世间的最后一程。

清明节、大冬、春节,李银江会带着敬老院年龄最小、身体硬朗的老人,去给已过世的老人祭祀扫墓。年年如此,雷打不动。

在群众眼里,李银江人情味儿很浓;有的人却认为他不近人情。

2009年,李银江的亲家母患癌症,各方面都符合低保标准,儿媳妇找他办低保,不仅遭到李银江的拒绝,还责备了小两口一顿:儿啊,你们两个人每个月好几千的工资,怎么就不能赡养你母亲呢?

2009年3月的一天,李银江接到上级,被要求为本镇居民史某家4口人办理农村低保。李银江表示,史某家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群众,不能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如所说不实,愿意接受组织处分。

这么多年工作,我从来没休息过,都是在工作,都是在学习。在农村办事,你一定要懂得多,讲得过他,人家才服你。怎么讲?就是按照法律条规讲,按照政策讲。这些年,李银江记不清接到过多少关照,不管对方什么来头,都一视同仁。经他办理的低保,群众从没有异议,没有一起投诉。

直到今天,居民朱某对李银江的顶真还心有余悸。几年前,朱某想办一条灵车线路,送给李银江5000元,请他通融通融。没想到,不但钱被退了回来,朱某还被老李批了一通:能办的一定办,给钱就一定不办!

李银江不仅救急救难,还能救人之命。只要有突发事件,桂五镇乡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困难群众说,李银江就是我们的120。

桂五镇林山村的叶克林老汉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自己这条老命是李银江抢回来的。

2012年冬天,叶克林骑自行车从邻村出礼回家,天色昏暗,迎面来了辆货车,车灯晃眼,自行车一歪,翻沟里了,车闸从我鼻孔穿进了鼻梁,血直喷,当场就晕过去了。路过的村民把求救打给了李银江。李银江把饭碗一丢,骑上自行车、叫上同事胡兰直奔现场,随即将伤者送到桂五医院。医生一看,伤势太重不敢收。李银江又打了120,把叶克林送往县医院。医生对李银江说:再晚一步,命就没了。

你看我的鼻子,咋样?采访时,叶克林边说边摸鼻梁,言语中充满感激:那时,李银江不认得我,我也不认得他,人家凭啥就把我这条老命给救下了?厚道。去年一天深夜,村民张树仁突发胃穿孔,接到后李银江急忙送老人去县医院,手术做完已经是下午1点多,李银江前后忙了十多个小时。

去年10月2日凌晨3点,李银江接到敬老院的:张树仁突然腹痛,疼得很厉害,你赶紧过来看一下吧。放下,李银江就急忙奔向敬老院,立即拨打了桂五医院急救。

医生来了一看,说:赶紧去县医院吧,那里条件好。手术进行了7个小时,李银江作为家属一直在外面守候婚宴气氛值满了之后着。可老人最终还是因病情过重于术后第三天去世了。

这件事对李银江触动很大,回到敬老院,李银江就联系医院为老人进行体检,建立定期检查机制。

李银江救死扶伤不仅是对突发事件,更多的是一些日常琐事。

李主任有一个习惯,房子越破越要进去看个究竟。去年调到桂五镇民政办的张中林,对李主任知心知肺:有一次,为了给合心村病灾户谢寿德家筹款,光是市、县民政局和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李主任就跑了不下七八趟。

提起这事,李银江眉头紧锁,脑中浮现出谢寿德儿子临终托孤的一幕,民政科长,请您照顾好我儿子,我把儿子托付给你了。你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好好照顾你儿子的。李银江坚定地说。那一家是真困难呀,房子就剩几堵墙,连个门都没有,一家五口,三个癌症去世,留下小孙子和智障的儿媳妇,我能不管?

再说桂五镇林山村的严凤芝家。我看他家房顶是用秸秆搭的,估摸这家人负担肯定不轻。进门一问,不出所料:一家四口,男的好喝口小酒,女的智力障碍,两个女儿就要上初一,全家就靠五亩地。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要不是李大哥帮着,这个家早毁了。严凤芝对说,那时候穷,别人到学校给小孩送鱼送肉,我只能挖点山芋、萝卜拿到学校,女儿不好意思,怕同学笑话,晚上等同学们都睡了,才敢偷偷洗了,躲到被窝里啃。

严凤芝没想到,李银江对他家一帮就是10年。从闺女上初一开始,每年缴的学费都是李大哥送来的,一直到一个闺女读完中专、一个闺女读完大学。每年过春节,李大哥还把闺女接到家,好吃好喝还给压岁钱。现在,闺女有工作了,成了家。李大哥在我两个闺女身上,不知道贴了多少钱。

没多少。李银江接过话茬。知足了,闺女前几年回来给我过寿,买了酒,备了礼,孝顺着呢!

2013年2月8日,李银江下班推着自行车在街上走,老郑告诉他,刚才看到刘老头买了几包老鼠药,还和我说永别了。

李银江觉得不对劲,忙到刘龙财家问,老刘道出了实情。

原来,老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复员军人,老伴是二级伤残,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由大儿媳妇保管。

可老刘爱打麻将,输多赢少,儿媳妇怕他把钱都输了,便没收了老刘的补助卡。一时想不开,老刘就想买老鼠药毒死全家。

这个本子我带走,家里用钱从我这拿,我给你们做现金会计,但你把老鼠药给我带走。过了几天,待老刘气逐渐消了,李银江又开导老刘。随后,李银江把卡交给了老刘的大儿媳妇,一家人又和好如初。

这些年来,李银江调解各种矛盾2870余起。要说李银江摊上的那些事,总是说不完:送喝醉酒、跌得满头是血的张德去医院;送迷路的老奶奶回家;借钱给肢体残疾的许保连开修车铺

对村民,李银江是这样;对集体,李银江更是不含糊。1991年淮河流域遭遇特大洪灾,桂五境内山洪水库遇险告急,李银江坚守十天十夜,冒着随时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转移受灾群众,及时将15万斤救济粮和15万元的救济款,下拨给水库灾区的各个村居,并负责120名驾驶员的吃喝拉撒;2003年,盱眙县再次遭受洪涝灾害,李银江一待就是22天,成了兴隆小学安置点238位受灾群众的后勤部长。

不论远近,不分早晚,李银江有求必应,人称他是骑着自行车的消防员。他说:要想保一方平安,就得多用情、多动嘴、多跑腿。桂五镇的乡亲说,李银江就是我们的119。

李银江善于收拾烂摊子,遇到难事总是打头阵,因此得了个急先锋的绰号。当过三次村支书的李银江,在担任桂五镇敬老院院长的28年里,先后两次兼任村支书。

不管是在四桥村还是在方港村,大伙最佩服李银江的,还是他脚踏实地的干劲。

2004年,李银江到方港村兼村支书,那时方港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要想富、先修路,群众喊了多少年,干部也表态过多次,可方港村的路还是坑坑洼洼。自打来了李银江,方港修路见曙光。村民丁文学回忆,那段时间,李银江带着两委班子搞测算、拿方案,跑上级、拉赞助,几个月下来,一条宽4米、全长3.6公里的村级水泥路全线贯通。丁文学说:啥叫好干部?他李银江不放市水务局表示空炮,就是好干部!

而在四桥村,村民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1984年和1999年,李银江在这先后当过两任村支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四桥村老百姓点的还是煤油灯。光听人说有了电,多方便,可在咱四桥,天一黑,啥都看不见。四桥村的陈画兵回忆说,李书记要给村里通电,大伙心里打鼓:他有这能耐?结果,李银江说干就干。在潘郢组248省道路边竖15米高电线杆的时候,下雨天,路滑得很,他带人扛电线杆,15条汉子,连同他李银江,统统被杆子压趴在地上,大伙吓得不轻。1985年12月1日,四桥村通上了电,从此告别了煤油灯。打那以后,村民对李银江只有一个字:服!

当村支书,李银江不是没遇过棘手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还真啃过不少硬骨头。

1500块钱,村会计说给了杨树华,杨树华不识字,让会计代签的字,杨树华按的手印。可杨树华不认账,说没这回事,跑县里上访,闹得不可开交。方港村民孙大爷回忆,村民杨树华因为征地补偿款的事与前任村支书结怨。

李银江不慌不乱,自有招数:这样,咱们到公安部门去验个指纹,要不是你的,不冤枉你,1500块我个人贴给你。要是你的,这事就当没发生,你也别再折腾。话说到这分上了,杨树华没了退路。经公安部门技术鉴定,指纹就是杨树华的,杨树华哑口无言。

三任村支书,三考李银江,农村工作怎么做

肩上能扛事,脚下不歇力,手中有招子,心中有百姓,外加一条,办事要公道。这,就是李银江的答案。

干村支书人们服,干民政干部李银江也不在话下。

2011年八九月间,一向坚强的李银江,这段时间却像个娘们儿,经常掉眼泪。

8月28日,一个外地人流窜到桂五镇,因为感情纠纷制造了7人死亡的灭门案,嫌疑犯还跑了。第二天,这家的亲戚全部到镇上要说法,十里八乡的村民也都赶来看热闹。李银江被派到一线,负责后勤保障和尸体火化。

光招待亲属就开了三家饭店。我能怎么办,好吃好喝殷勤招待呗。这话说得简单,但这光吃有什么用,凶手逍遥法外,这些亲属气还没理顺,那么多村民眼巴巴地看着,想动尸体,只能不停地做思想工作。

经过两天两夜的劝说,李银江感动了所有亲戚。他们纷纷表示愿意遵从政府安排。

看着一个7岁女孩的尸体,李银江黯然流泪。他对殡仪馆工作人员提出特别要求,为这个孩子整容,戴上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当李银江看到唯一幸存的女孩李月月趴在床上哭泣时,顿时泪崩。对她承诺:孩子别怕、别哭,有我呢,以后我就是你爸爸!事后,李银江送月月到县城高中报到,为她办了孤儿救助金,并在敬老院为其安了新家。到周末,总要将李月月接到敬老院,为她加餐改善生活。

2012年,桂五镇在千亩荒山上新建太阳能发电站,开发商投资5亿元。根据规划,山上的357座坟墓要全部迁走。工期紧,开发商只给了两个月时间。

迁坟可比拆房子难度大,在农村,动祖坟那是大忌。村民听说后,意见非常大,谁都不同意迁。老李,这个项目对咱桂五镇来说就是一个金砣砣,实在不想放弃啊,镇领导找到李银江希望他做乡亲们的工作。李银江一口答应下来,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

那段时间,难缠户李俊,是李银江光顾得最多的一家。

李俊家是桂五镇在石古山上有坟最多的一家,十几次上门劝说,终于使他点头同意。

迁坟当日,李银江和李俊一起来到墓地,由于年代过久,李银江只能把棺材里的尸骨收集起来,放进骨灰盒。李俊一个人抱不了6个骨灰盒,李银江就主动帮着抱到了公墓。还减免了李家在公墓的所有费用,包括篆刻墓碑的钱。李俊当时感叹:李老大,你这样的工作作风真是没说的,我这样的难缠户第一个就迁了坟,看看下面还有谁会不肯迁坟?

就这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块块难啃的分享应用的10条营销原则 |爪游控 首页多彩生活娱乐八卦汽车世界科技产业数码新品游戏动漫体坛风云军情解码社会万象健康养生 首页 / 游戏动漫 / 分享应用的10条营销原则 分享应用的10条营销原则 Posted on 2014年2月6日 by eva in 游戏动漫 作者:Jeffrey Myers营销学中有许多法则存在已经很久了。大部分这些法则就像好酒硬骨头逐个被攻克。最终,提前4天完成任务,电站按时开工。如今,电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成了一道风景,也为镇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效益,群众无不打心眼儿里高兴。

长期以来,农村丧葬用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花圈进价只有五六元卖百十元,骨灰盒进价一千元多卖上万元,一个墓地成本不过一万多元,卖给丧户好几万元

而殡葬

,在农村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既然没办法控制丧葬品价格,那就想办法降低丧葬品价格。李银江依托敬老院,在进价基础上增加不到十元运费,出售殡葬用品,并实行一条龙服务丧户,遏制殡葬市场乱象。同时,新建4个公益性公墓、2栋安息堂,对优抚对象和困难户一律免费。

此后,本镇各村及周边乡镇丧户都到桂五镇购买,做丧葬品生意的人逐渐没了生意,纷纷自动降价。此举使桂五镇每年节省墓穴用地数十亩,为丧葬户降减丧葬费用达20多万元。

敬老院挣钱了,人们都夸李银江会管理。可真的钱放到他手里时,他却犯起了傻。2011年,李银江销售福利彩票,马上要到时间了,还剩下12张彩票无人购买,便以民政办集体名义购买了剩余彩票,独自在办公室刮开后发现其中1张彩票中奖25万元。那年,县里来查账,发现账上还有25万元的中奖彩票钱,就说了,这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遇见。

如果当时他悄悄拿去兑奖,谁也不知道,但他毫不犹豫地及时向时任镇长王士元进行了汇报,坚决要求将这25万元上交镇财政。

朋友知道后都说见过傻的,没见过比李银江更傻的。可他却坦然地说,不是自己的钱买的就不是自己的,人得讲诚信,不能见钱眼开把做人的底线破了。

28年来,李银江做的好事他自己已记不清了。

但桂五镇的人,那些得到李银江帮助的人,都记在了心里。他们对李银江的爱护和拥戴,更加激发了李银江对乡亲们的担当。父母教育我,组织培养我,我要一辈子做好事。

做民政工作,我越做越有劲,越干越想干,有使不完的劲。李银江昼夜不舍,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手长时间握鼠标会酸
爬楼梯为什么腿会酸
深圳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