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退房须知

演剧要进入角色

2020-04-09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演剧要“进入角色”,搞文艺创作要不要“进入角色”?

据说巴尔扎克有时喜欢穿得和当时的法国工人一样褴褛,混在工人们中间。他说:“我听这些人讲话,我能进入他们的生活,觉得背上披着他们的破烂衣服,穿着他们的开了口的鞋走路;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需要,样样进入我的灵魂,不然就是我的灵魂进入了他们的灵魂。”巴氏的“进入灵魂”,无疑就是“进入角色”的意思,这位大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搞创作又哪能不“进入角色”呢?生活先行,文艺后发,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写的人物不熟悉,或者只看到某些人物原型的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却不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习惯爱好,不熟悉人物所生活的环境,当然更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追求什么,为何动笔?生活素材贫乏,脑子里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作家好比没有米的小媳妇,在巧也做不出饭来。“进入角色”,搞创作比演剧要求更高。作为一个演员,一般只要进入他所扮演的角色就可以了,而作家要表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整体,必须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对作品中写到的各类人物有细致深入的观察和体验,熟悉各种不同人物的语言,能识别他们不同的神态,发现他们的独特个性,了解不同类型人的心理活动,掌握他们的思想方法,对发生的事件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这样写出的作品才真实、自然,人物才能跃然纸上。

因此,深入角色所在的生活环境,熟悉各种人,当前来说也就是深入火热的四化建设之中,观察、了解、熟悉社会主义新人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人物,是“进入角色”的第一步。深入生活,对专业作家当然是必需的,业余作者本身就处在生活第一线,在这方面得天独厚,但也有一个真正“深入”的问题。我们的一些青年文学爱好者,不会观察生活,对许多可贵的生活素材视而不见,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熟悉生活的优势。有些东西习以为常,似乎很熟悉,但细究起来却几乎什么特征也抓不住。有的青年作者当了十来年工人,按说应对工人很熟悉了,但由于感受生活的能力低,非但对别人,甚至对作为青工的自己的性格、思想也把握不住,写起来只好从书本出发,从别人作品中的题材、人物出发,赶浪头、套路子,看别人写伤痕,他也写伤痕,人家写爱情,他也跟着卿卿我我;要不就搞概念、政策的图解,写出来的东西当然好比蹩脚演员做戏——既假且粗,形似神非。在生活中勤观察、善积累是打开创作之门的要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熟知《水浒》里武松打虎的故事,但有多少人知道施耐庵为了写好打虎,曾经走访很多猎户,甚至不顾生命危险跑到老虎常出没的深山老林里,爬上大树观察老虎的生活状态与捕食动作?许多作家都有记札记的习惯。书载果戈理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不懈怠地把看到和听来的奇闻趣事、警句谚语以及自己对不同人物观察的结果等,——记入他的“万宝全书”——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他的许多作品的轮廓和雏形,都是在这种笔记本里孕育和诞生的,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厚积而薄发,有了雄厚的生活积累,从生活中受到启示,为生活中的人物所感染,激发起创作冲动,写起来就比较顺手了。由厚到薄,这里有个筛选、熔炼的过程。写作不是记豆腐账,照搬生活是不行的。一个好的作者,对一些普通的日常生活景象,不仅要有一般的观察和抓住特征的素养,而且还要回筛选,有透过这些生活现象抓住生活的本质,发现生活的美的动力。歌德说过:“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常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只做一个观察者,看到一点就写,而是要究其底蕴,要与生活的主人——普通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正确的思想观点,去洞察人世情态,真正体味、挖掘出人物身上具有特征的、本质的东西。这样就能以高屋建瓴之势,对生活素材进行一番筛选加工,焕发出敏捷的诗情,横溢的才气。艺术的魅力来自生活本身,来自对生活的正确把握与发现,脱离生活,孤芳自赏而又想搞好创作的,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成功者。

进入了具体的写作阶段,更要“进入角色”了。作者经过选材和构思,在自己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反应生活本身的逻辑的形象体系。和演员创造角色首选要掌握人物的基调一样,他要遵照生活的逻辑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让各个角色用自己的思想、性格、动机、意念,照自己的本能去行动,不能混淆了他们彼此,也不能用作者本人的谚语动作和思想感情去代替人物固有的东西。不少作家在这方面都有共同的经验。前方提到的巴尔扎克,他在写作时是自己的灵魂和角色融为一体,达到了“忘我”的程度,据说他写《高老头》里的高里奥之死时,面色苍白,心力交瘁,写完就咕咚一声从椅子上摔下来,好像他也死了一回。还有一次他正创作《欧也妮.葛朗台》,一个朋友来看他,他忽然怒斥:“你,你,是这不幸的少女自杀了!”吓得客人连连却步,后来才知所说少女也是欧也妮。许多作家正是由于这种全身心都进入角色,如醉如痴的创作性劳动,使得他们作品中的人物血肉丰满、呼之欲出。有事甚至有这种情况:人物形象能违背作家的初衷,按照自己性格固有的逻辑去发展,从而使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变原来构思中不尽完善和准确的地方,使作品臻于完美。托尔斯泰写《复活》,由初稿中玛丝洛娃最后与聂赫留朵夫结婚而改为坚决拒绝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梁斌在《红旗谱》中写严萍时,原想把她写成一个动摇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写到后来,越写越没有办法叫她动摇,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在创作过程中真正进入角色并非易事,但非如此,就写不出好作品来,正如鲁迅所说:“作家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共 22 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在开篇提出了论点,即搞文艺创作要“进入角色”。紧接着便围绕这个论点进行详细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艺术的魅力来自生活本身,来自对生活的正确把握与发现,脱离生活,孤芳自赏而又想搞好创作的,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成功者。此外作者给出的论据也非常有力度,第二段写文豪巴尔扎克混到工人中间体验工人的生活,第四段举出了施耐庵为写武松打虎,冒着生命危险去深山老林观察老虎的习性等等论据,对论点给出了强有力的佐证。创作本非易事,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学习,然而无论如何研究与学习都必须建立在认真体验生活的基础之上,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它毕竟还是来源于生活的。这篇论文文笔流畅,层次分明,不失为一篇佳制,问好作者。【编辑:独臂西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209160 1】

1 楼 文友: 2012-08-2 16:18:48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论点,即搞文艺创作要 进入角色 。紧接着便围绕这个论点进行详细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艺术的魅力来自生活本身,来自对生活的正确把握与发现,脱离生活,孤芳自赏而又想搞好创作的,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成功者。此外作者给出的论据也非常有力度,第二段写文豪巴尔扎克混到工人中间体验工人的生活,第四段举出了施耐庵为写武松打虎,冒着生命危险去深山老林观察老虎的习性等等论据,对论点给出了强有力的佐证。创作本非易事,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学习,然而无论如何研究与学习都必须建立在认真体验生活的基础之上,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它毕竟还是来源于生活的。这篇论文文笔流畅,层次分明,不失为一篇佳制,问好作者。 边城一浪子,书剑走江湖

2 楼 文友: 2012-08-2 20:52:54 附议编辑所言!论文的结构井然,论据充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写人生的故事,又怎么不熟悉人生?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相对时下越来越多宅男、宅女,本文无疑于当头一棒。我们的生活应该多一些阳光、绿茵,而不是白屏、黑屏!

走进生活中去,积累发现,才能为创作提供鲜新的血液、营养。否则,我们对任何事物的感触只会有两种:一是模糊近乎幻觉的影像;二是剽窃他人所述的影像。细心观察生活,才能看清最细节、最细微的不同,灵感在此!所谓的 新意 也正在此啊! 无一切名份

 楼 文友: 2012-08-25 16:02:18 走进角色,和当下流行的阅读和行走的关系,颇有很多相似之处。近处没有风景,美丽的风景在远处,这说明什么呢?近处因为太熟悉,不是不能发现风景,是因为那颗发现风景的心疲累了,没有兴趣没有耐心去欣赏了,所以走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4 楼 文友: 2012-11-2 2 :42:18 流畅的手笔,写出了一番味道,这就是做学问的意义吧。通心络对心肌梗死的患者恢复有作用吗孩子消化不良吃什么临沂妇科医院哪家好

河北白癜风如何治疗
希爱力主要针对什么病人
山西白癜风医院口碑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