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药工商一体均衡蓄势稳健发展
2020-08-05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华东医药:工商一体均衡蓄势 稳健发展
生意社10月30日讯
医药工业在免疫抑制剂和降糖药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打造了多个销售过亿的知名产品;医药商业则通过收购兼并区域龙头地位不断得以巩固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杭州医药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2000年1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主要从事抗生素药品、中成药、化学合成药品、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以及中西药材、医疗器械、化学制剂、玻璃仪器医药商品的销售。旗下有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杭州华东大药房、华东医药宁波有限公司、杭州杨歧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现有员工3147人。 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中国远大集团有限公司(35.50%)、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7.72)、中国建设银行-交银施罗德蓝筹股票证券投资基金(2.42%)。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远大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坚持 要么唯一,要么第一 、 不求品种很多,但求品种最大 、 专注专科、特殊用药 的产品科研和经营的方针,以 培育一个大产品、形成一个大行业、建设一个大华东 为发展战略,争取用十年时间,分两步走,实现 省内最强,国内领先 的目标。 工商均衡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形成了以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为特色的专科药研发生产营销体系。免疫抑制药领域的百令胶囊、赛司平,糖尿病领域的阿卡波糖、吡格列酮,消化系统领域的泮托拉唑均已销售过亿元,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性免疫抑制治疗,而免疫抑制剂的主要类别有化学制剂类(烷化剂和抗代谢药)、真菌代谢物(环孢菌素A和他克莫司)、激素类(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单抗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三联疗法,即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华东医药的免疫抑制产品包括环孢素、吗替麦考酚脂、他克莫司、西罗莫司以及中成药百令胶囊,基本上涵盖了目前的主流用药。除了原研企业如诺华、罗氏,华东医药目前为免疫抑制剂领域产品线最完备的制药企业。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口服降糖药大约占整个糖尿病药物市场的70%以上,其中阿卡波糖占据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国内阿卡波糖市场主要被拜耳的 拜糖苹 和华东医药的 卡博平 占据。2009年华东医药的 卡博平 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5%,2009年销售收入2.6亿元。华东医药的另一个降糖药卡司平(吡格列酮)2009年收入3600万元,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在抗消化性溃疡治疗领域,质子泵抑制剂为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为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而泮托拉唑是继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后在全球第三个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华东医药的 泮立苏 2009年销售收入近1.9亿元,已占有泮托拉唑全国市场的20%,仅次于德国 安达 。 第二,医药商业位居浙江省龙头地位。公司的商业批发络覆盖了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并积极建设新的物流基地。 公司2009年商业销售收入达60.72亿元,位列浙江省第一,目前已经获得了浙江省基本药物的配送资格,在医药商业领域大整合背景下,掌握了发展主动权。2009年12月,公司收购了杭州财通科技公司,并计划5年内改建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建设,明年完成后可实现100亿元物流产值,将为未来几年分销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形成了工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医药工业基本上覆盖了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三大领域,并形成了特色产品系列。旗下医药工业子公司主要有杭州中美华东制药,主要经营赛司平、百令胶囊、卡博平、泮立苏等化学制剂和中药制剂;陕西九州制药主要经营精麻药品,主导产品是麻精药片、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和氨酚双氢曲马多片,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型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西安博华制药主要经营奥硝唑化学原料药和制剂,其中奥硝唑原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杭州华东中药饮片主要经营中药材的加工和收购。 医药商业基本覆盖了医院和药店这两大销售终端。公司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医药商业,作为浙江省的医药商业龙头,立足省内精耕细作,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3%。同时,以总代理总经销的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医药商业部分包括母公司的3个事业部(西药、中药、医疗器械)、华东医药宁波公司(血液制品经销)、华东大药房、2009年收购的中药饮片公司和物流企业财通科技。 稳健发展 2009年华东医药实现营业收入78.24亿元,同比增长30.06%;实现营业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96.6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124.44%;基本每股收益为0.87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1元。 从赢利能力来看,2007~2009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1.41%、19.36%和19.97%;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56%、2.80%和4.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4.42%、24.68%和38.23%,表明公司的赢利能力在不断增强。 从成长能力来看,2007~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10%、23.96%和30.0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1.20%、-9.95%和96.6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9.29%、-2.62%和124.43%,表明公司业务成长性良好。 从营运能力来看,2007~2009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01、9.45和7.66次;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90、5.68和7.66次;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08、2.15和2.35次,表明公司营运能力有所增强。 增长瓶颈 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短期内免疫抑制剂细分市场增长缓慢。从总体数量来看,我国每年需要进行肝肾移植的患者数量都是非常巨大的,但供体依然十分稀缺,不能满足移植手术的需求,这制约了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市场规模。移植供体数量稀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少有死者的家属同意捐献器官,尽管有国家政策的不断宣传和推动,估计真正愿意捐献器官的人数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提高。另外,随着医学生物工程材料的突破,人们有望通过人造器官来满足这一巨大需求,这也可能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第二,区域医药商业龙头地位面临挑战。从销售规模来看,公司位居浙江省医药商业龙头地位,但从络覆盖范围来看,公司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华东医药的商业络主要集中在在杭嘉湖地区,在浙南等省内其他地区的规模尚小,与排名第二的英特集团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另外,浙江省众多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为了与华东医药、国药控股等这样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商业龙头抗衡,已建立了商业联盟,其实浙江省医药商业排名第二位的英特集团已与浙江医药商业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可能成为华东医药的劲敌。 第三,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3%、71%和64%,位于行业较高水平,较高的负债率将限制公司进一步发展,公司的融资问题可能比较急迫。 链接 三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 华东医药10月25日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29亿元,同比增长22.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18.45%;实现每股收益0.543元,同比增长18.43%。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53亿元,同比增长9.2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712.9万元,同比增长1.33%;基本每股收益0.178元,同比增长1.31%。 业内分析指出,非持续性损益导致公司三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由于母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增长47.98%,公司采取保守的财务政策大幅增加了坏账准备。同时,由于集中计入研发费用,导致三季度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30%。 另悉,虽然今年上半年杨歧房地产项目得到妥善解决,但公司再融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对公司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也是市场对公司的担忧所在。 移植手术瓶颈有望缓解 长期以来,器官供给不足致使免疫抑制剂行业增速缓慢,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华东医药的发展。而捐献试点和脑死亡纳入捐献范畴等政策的加速推进,将有效提高供体数量,促进移植用药市场的发展。 受卫生部的委托,中国红十字总会计划于年内,在天津、辽宁、上海、浙江、山东、广东、江西、湖南、厦门、南京、武汉等11个省、市,开展进行器官捐献的动员和分配试点。其中,广东、辽宁已经开始试点,浙江也宣布开始试点,预计未来几个月,器官捐献试点将加速。由此,国内器官捐献需求瓶颈有望逐步得到缓解。 相关数据显示,虽然国内每年有约100万患者需要进行肾移植以挽救生命,约有30万终末期肝脏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肝脏移植,但由于供体数量严重不足,只有大约1%的患者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 此外,脑死亡亦被纳入试点范畴。众所周知,国际上脑死亡患者的器官捐献是最重要的移植器官来源,当前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把脑死亡划入死亡分类。但是,中国对死亡的判断,采用心跳停止死亡、脑死亡两个判断标准共存。因而,此次试点将国内存在争议的 脑死亡 也列入了器官捐赠者的范畴无疑是破冰之举。脑死亡者捐赠的器官,将更容易满足器官移植的条件,提高移植的成功率,有利于行业增速的提升。 目前,华东医药具有国内最全的器官移植用药梯队,从环孢素到吗替麦考酚酯、西罗莫司和他克莫司,未来将受益于移植用药市场的增长。
东营白癜风治疗宝宝拉肚子严重怎么办济源哪家专业治白癜风-
- 下一篇
- 阴角线要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