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工人中国机器人该姓什么新时代
2020-06-03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美国《时代》杂志2000年评选年度十大风云人物时,最后一名竟是ASIMO。ASIMO不仅会两腿走路、挥手致意、翻筋斗,还可做杂务。当时就有专家乐观预测,10年内将承担复杂的工Roger、 Haul、 Rossel、 Trailer、 Moketou还有一堆人……作,如繁琐的工厂劳动等。如今12年过去,预测准确吗?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制造大国中国,机器人就已当上 蓝领工人 。据最新一期《21世纪商业评论》报道,深圳一家名为雷柏的公司,2011年至今陆续引进75个,代替人工组装鼠标、键盘。其效果是,工人数量从3000人 锐减 到不足1000人,产能却 至少增加了3倍 。
从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1920年首创 机器人 一词,到1960年首台机器人问世,再到今天机器人反恐、机器人踢球,机器人多与高科技、小众、科幻、娱乐等联系在一起,似乎离普通百姓很远,如今机器人飞入普通工厂干起粗笨活、提高生产效率,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喜。
但变化却非一夜间发生。实际上,自2008年以来,面对劳动力成本高企、据介绍招工难、用工荒等难题,已有不少企业与雷柏一样, 被迫 使用机器人来应对,如知名代工企业富士康2011年宣布,3年内将生产装配100万台机器人。
当然,在这些自发而零散的变化背后,是越来越多机器人 疯狂入侵 中国工厂的滚滚洪流。权威数据显示,2000年时我国工业机器人拥有量不过3500台,而到2010年底达5.23万台、2011年更达7.43万台,已让中国成为继日本、韩国之后的第三大工业。
尽管中国机器人队伍壮大还是企业应对成本、人力资源的被动行为,但这种被动,客观上却主动武装了 中国制造 ,正面效应将带动更多企业的生产自动化转型。随着更多企业自动化转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很可能井喷式发展。所以国际机构乐观预测,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市场巨大,意味着中国机器人产业、 中国制造 前景广阔、钱景巨大。只是,如此 前景广阔、钱景巨大 ,怎么看也让人有种空欢喜的感觉。
前述雷柏公司所用75台工业机器人价值上千万人民币,但各方报道显示,其全部进口自瑞士ABB。不是说中国企业崇洋媚外,而是因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创新性上一片空白,中国尚无规模大、品牌响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并未在市场中占得先机。目前行业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FANUC、日本YASKAWA、德国KUKA)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八成以上,即为明证。
这颇有点重蹈汽车产业老路的意思 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形式,市场是交出去了,但技术不可能换到,导致核心技术缺失,最终产业难以做强。
面对千亿万亿计且还日渐膨胀的市场,中国却只能 打酱油 ,机器人产业发展堪忧。
晋城治疗白斑病费用
防城港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心力衰竭引起水肿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