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已过黄金期中国大妈应如何理财
2020-01-17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黄金投资已过“黄金期” 中国大妈应如何理财
从今年4月中旬黄金价格暴跌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中国大妈”因横扫黄金300多吨而一战成名
。然而,随着国际金价持续下跌,很多“中国大妈”已经“被套”,面对出手不到一个月就被套的冷酷现实,专家提醒:投资需回归理性,尤其是像“中国大妈”这样的中老年群体朋友,在理财时更应以稳健为主,控制好风险。
老年人理财应“稳”字当先
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已不再有固定的新增收入,而且需要应付日常生活及保健医疗等开支,费用支出会逐年增加。因此,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应重点考虑本金的安全,在能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去追求高收益更为理智。
老年人理财应以“保值”为主“增值”为辅,而不应抱着“赚大钱”的目的,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对抗风险的能力开始下降,因此,为避免“中国大妈”一次性疯抢黄金被套等高风险情况的发生,专家建议老年朋友理财应更倾向于保守型,以稳健为主。
通常最理想的投资模式是按比例组合投资,即所谓的“三四三”投资组合:30%投资股票基金高风险产品、40%投资储蓄国债、30%用于应急储蓄,这种组合既能满足老年人对收益的追求,又可有效降低风险,让他们不至于承受太大的心理压力。此外,“100法则”也是确认投资产品风险资产比例的很好方法,通常认为一个人可以投资的高风险产品的比例等于100减去自己的年龄。对一个30岁的投资者而言,投资组合中70%可以是风险资产;但若是一个70岁的投资者,风险资产比重就至多只能30%。一般来说,风险程度较高的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连险、黄金、外汇及其他特殊投资项目,风险程度较低的资包括储蓄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对于明智的中老年投资者来说,在购买时不应一味追求收益而只买高风险产品,而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配置。
理财资金流动性要高
中老年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差,因此,对于理财的流动性要求非常高,很多老年人只注重产品的高收益,往往不考虑产品期限,如:一些购买了银保理财产品的老年朋友,通常只是被产品收益率吸引,而没理会产品期限的问题,往往都是临时急需用钱才发现产品没到期钱取不出来。也有不少老年人看到银行的利率表显示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便将自己所有的钱都存成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但如果中途急需用钱,一旦把钱取出便只能按照银行活期利率结算,损失很多利息收入。
共有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小孩子流鼻血是怎么回事儿童健脾胃的药排行榜
小孩流鼻血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