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房选房

武汉毕业生人数创新高30万大学生毕业去哪

2020-08-10 来源:黑龙江租房网

武汉毕业生人数创新高 30万大学生毕业去那儿

来源:武汉晨报 陈浩然

3月一到,毕业季也到了。今年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人数达30万,创出历史新高。何去何从,摆到了30万学子面前。

毕业意味着面临人生又一大选择。就业?创业?出国?还是继续深造?根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数据,近三年来,选择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八成,而选择创业的不足2%。

就业去那儿?创业又去那儿?这是一个问题。根据调查,大学生选择去向着重考虑的因素包括薪资水平、当地物价水平、发展机遇、离家远近、个人喜好等。这些因素往往彼此矛盾,谨慎选择,尤为必要。

孔雀是怎么东南飞的

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多年来保持全国第一,武汉也成为高素质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城市。

上世纪90年代,武汉的毕业生平均每年有八成外流。进入新世纪后,选择留汉发展的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毕业生人数也在大幅增长,武汉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供应长期保持高位。

据2007年麦可思的一项调查,中国大学毕业生最热衷去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就业。大学生净流入最多的8个省份依次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天津、福建、山东,湖北毕业生在4个省份流入数高居第一,在两个省份居第二;而武汉毕业生更青睐珠三角和长三角。

毕业生的这种选择自有合理之处,经济发达地区待遇优厚、机会众多,于是武汉也就有了孔雀东南飞一说。

孔雀为何又留下来

进入新世纪,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转型、产业转移,发展速度慢下来,而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机遇增多。生活成本更是低了一大截,这对毕业生诱惑不小。

选择留汉的武汉毕业生越来越多了,直到2007年,留汉比例升至55.3%,创下峰值。之后比例虽有回调,但由于毕业生总人数逐年增多,留汉的总人数还在小幅增长。

武汉的生活环境在大变,收入在提高,而亲朋好友又在身边,孔雀们自然不再舍近求远了。再加上不少以前到外地工作的武汉毕业生选择回巢,部分外地城市的毕业生选择来汉就业,武汉这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明显提升。

孔雀面临新问题

由武汉市人社局发布的一项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毕业生留汉就业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 50.7%,2011年首次跌破50%,仅为47.04%。

虽然武汉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留汉比例减少,但绝对数并未减少。不过,这组数据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孔雀们面临一个新问题我适合留在武汉吗?武汉需要我吗?

武汉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对人才的缺口巨大。但武汉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比如2010年,武汉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专业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海洋工程、能源动力,就业率最低的5个专业为法医学、口腔医学、海洋科学、哲学、中医学。

随着工业倍增计划的实施,武汉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技术蓝领,而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足,让很多企业在武汉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留汉案例

选对行,留武汉

当年大学读汽车工程完全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谁知道恰好碰到了我国,特别是武汉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好时候。陈成(化名)说:这就像一句老话说的男要入对行,我恰好就入对了行,碰到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最黄金的年代。

被汽车大潮撞了一下腰

从小就喜欢自己鼓捣些小玩意的陈成对各种机械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高考时,正对汽车着迷的陈成毫不犹豫报考了武汉理工大学的汽车工程专业。2003年大学还没毕业时,陈成和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就已经被不少汽车企业预定。感觉当时对找工作没什么感觉,我们那几届经常是整个班的被某个汽车公司打包招走。

在众多汽车公司的抢人大潮中,陈成没有选择去上海大众和东北一汽大众,而选择了留在家乡武汉。陈成留在武汉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武汉当时的汽车行业以后的发展潜力巨大。

对的时间,在对的地方

毕业进入东风标致雪铁龙公司后,陈成这10年多一直都从事整车开发的技术工作。由于工作踏实,陈成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直到去年他又升任高级工程师。手里也负责着好几个项目,而且每年都会赴欧洲和日本培训或作为技术专家参与商务谈判。其实,我的就业经历和职业经历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精彩或曲折,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当然前提是,我在对的时候,选择了对的专业,留在了对的地方。陈成说,虽然汽车行业在欧美已经开始逐渐衰退,但在亚洲,特别是我国却是刚迎来自己的黄金发展期,而且这段黄金时间还将延续10年。

武汉优势正在凸显

陈成告诉,他当年去了上海大众的同学现在很多收入都比自己要高,但他并不后悔当初留在武汉的决定。作为一个武汉人,能亲眼目睹大街上满是我们开发出的汉派汽车,让我有种满足感、自豪感。

感觉近10年武汉的发展变化特别快,特别是我们汽车行业,近几年基本上每年都在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与此同时还不断地有其他品牌的汽车公司要入驻武汉建厂。陈成分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武汉在区位、人力资源、研发能力等各方面优势逐渐凸显的结果。

链接

武汉将通过创业

带动2万大学生就业

本报讯(龚齐飞 实习生胡哲 通讯员李永洪)今年将通过创业带动2万大学生就业。昨天,2014年武汉就业形势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今年全省将有43万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增加3万人。武汉地区毕业生将达30万人,创历史新高,预计30万武汉毕业生中,有13万左右选择留在武汉就业创业。

随着青桐计划全面实施,2014年武汉市将筹建培训学员,新增大学生创业园区20个,投入1000万元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收集整理100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择优无偿资助100个以上;投入1000万高校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将发放担保贷款2000万以上,直接扶持大学生成功稳定创业100人以上。报告预计,新增大学生创业人数将超过3000人,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2万人以上。在这些政策措施积极作用释放下,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将迎来一个创新创业和就业的活跃期。

武汉今年用工短缺9万亾

本报讯(龚齐飞 实习生胡哲)今年武汉将供岗35万个左右,但仅有26万新就业人员。昨日发布的2014武汉就业形势报告显示,武汉全年用工短缺为9万个。

从用工调查看,空缺岗位中有71.77%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一线操作岗位,15.08%为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今年春风行动有244场招聘活动,1.5万家企业提供超过25万个就业中,加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三大行业提供的岗位占55%以上,而这些大部分是较低层次的岗位,劳动强度大,基础工资较低,加上受人工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扬等因素影响,企业今年工资平均增幅仅为6.5%,较2013年减少5个百分点,预计部分制造业、服务业岗位流动率高达12%。企业将面临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用工窘境。

按行业分组需求分析,加工制造业需求人数为2.16万人,占总需求的28.4%。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净增8042人,增加2.4个百分点。在20个行业统计排名中,加工制造业由2013年的第三位,跃升至第一位。

编后

请加入毕业去那儿群

如果你今年毕业,还在求职路上,请加武汉晨报毕业去那儿群,你可以和大家交流关于就业的各种想法,看到晨报为你订制的丰富就业资讯;如果你已找到工作,也请加毕业去那儿群,在这里,你可以交到和你同路的朋友。

毕业去那儿

群号:

化妆技巧
北京妇科医院哪家好
新余治白癜风较好医院